日本央行正越來越多地將其經濟活動疲弱的主要原因歸咎於長期勞動力短缺,而不是需求停滯。日本央行可能以此為理由加息,超出最初預期的水平。
從工廠到酒店再到餐館,日本企業正努力達到滿負荷運轉,不是因為找不到客戶,而是因為找不到工人。現在越來越多的評論來自日本央行。
分析師和政策制定者表示,儘管勞動力市場吃緊並非新趨勢,但日本央行對由此帶來的薪資和通脹壓力的擔憂更為明顯,這意味着在考慮進一步加息時,它將更傾向於忽視經濟疲弱。
日本央行鷹派理事田村直樹周四表示:「我的觀點是……事實上,產出缺口已經處於正區間,供應能力不足正給價格帶來上行壓力。」
理論上,衡量經濟是否充分發揮潛力的日本產出缺口仍略為負值,表明需求缺乏引發通脹的動力。再加上消費疲軟,分析師認為這是一個可能阻止央行過度提高借貸成本的因素。
但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者正在挑戰這種說法。
仔細研究日本央行1月份發佈的季度展望報告就會發現,央行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日益增加的跡象,即由於長期勞動力短缺,工資驅動的通脹正在持續,從而為持續、穩定的加息奠定了基礎。
在那份報告中,日本央行表示,女性和老年工人數量的減少意味着,即使在經濟增長低迷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狀況也在收緊。
報告稱:「在這種情況下,鑒於許多行業的企業已開始面臨勞動力供應緊張,工資和物價的上行壓力可能比產出缺口所顯示的更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兼駐日本首席代表Nada?Choueiri周四表示,日本央行今年很可能再次加息,到2027年底利率將達到中性水平。
Choueiri表示,儘管預估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但IMF認為日本的中性利率位於1-2%區間,中點為1.5%。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此前已表示,決心繼續將利率提高至對經濟影響為中性的水平。央行估計名義中性利率在?1%?至?2.5%?之間。
她表示,由於薪資上漲支撐消費,日本經濟今年可能取得1.1%的增長,並有望持續達成央行的2%通脹目標。
她說:「我們的基本預測形勢仍是,因實質薪資增長持續復蘇,國內需求不斷增強。如果經濟發展一如預期,我們認為日本央行將繼續逐步提高政策利率,」
她還表示,日本央行的加息應該是漸進且靈活的,以確保國內需求回升。她說:「預計到今年年底政策利率將超過0.5%......到2027年底政策利率將達到中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