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掀起關稅風波,瑞士與加拿大首當其衝,瑞士製藥業面臨高達39%的稅率壓力,引發貨幣市場動蕩,瑞郎避險屬性失效。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令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但美元與日元主導資金流向。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內部出現政策分歧,市場密切關注非農數據與後續加稅名單。分析師指出,全球已進入「風險重定價」周期,宏觀政策與經濟數據將持續主導市場波動。
非農數據成短線焦點,美聯儲態度牽動全球政策預期
即將公布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成為短期內市場最為關注的變量。市場預期中位數為新增104000個崗位,遠低於前月的147000個,預測區間廣泛,顯示數據極具不確定性。若實際結果顯著低於預期,將可能壓低美債收益率,進一步推動美元修正,改變短期匯率走勢結構。
同時,交易員亦在密切追蹤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走向。本周會議中,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區間於4.25%-4.50%不變,但內部已有分歧顯現,兩位FOMC官員支持年內降息。儘管主席鮑威爾重申將堅持數據導向,且仍警惕通脹風險,但市場對美聯儲靈活調整態度的預期已逐步升溫,尤其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持續放大的背景下。
全球風險情緒驟然升溫,特朗普關稅掀起新一輪市場震蕩
美國總統特朗普于本周推出新一輪關稅計劃,再次成為全球市場波動的核心推動力。此次政策將加拿大與瑞士列入首批高關稅名單,引發廣泛關注。瑞士製藥業首當其衝,面對高達39%的稅率壓力,諾華與羅氏等製藥巨頭股價應聲下跌,分別跌超2%與3%。由於該國近50%的醫藥出口面向美國,市場對瑞士經濟結構性風險的擔憂迅速升溫。
瑞士政府雖表達願意在水果、堅果、部分醫療設備上作出妥協以換取緩解壓力,但在農業保護立場上仍保持強硬,未能滿足美國的全面開放要求,談判窗口僅剩不到一周時間,談判結果充滿不確定性。特朗普還推動葯企在全球範圍統一定價並壓低美國國內售價,進一步擠壓跨國葯企利潤空間。此舉無疑將衝擊全球醫療產業鏈條,也對歐美高端製造出口形成負面反饋。
瑞郎避險屬性失效,貨幣市場震蕩前兆初現
作為全球傳統避險貨幣的瑞郎,在當前地緣與貿易風險上升背景下,表現卻異乎尋常地低迷,成為G10貨幣中最疲軟的品種之一。分析師認為,這種走勢主要源自市場對瑞士高關稅預期的反應疊加其對美國貿易的高度依賴。通常在避險情緒升溫時,瑞郎應展現出堅挺走勢,如今卻走勢疲軟,顯示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改寫貨幣市場的傳統邏輯。
相比之下,美元與日元則在本輪風險再定價過程中重新確立強勢地位。美元指數已突破100關口,創下自5月以來新高,反映出交易員正在將資金轉向流動性最強的避險資產。而這波資金再配置趨勢,或將對部分小型經濟體貨幣造成更大壓力,特別是那些面臨美國關稅重壓的出口導向型國家。
貿易摩擦全面升級風險猶存,政策前景複雜難明
特朗普本輪關稅計劃的針對面廣、力度強,被外匯分析師普遍視作一次「非對稱衝擊」。德國商業銀行指出,加拿大未納入USMCA覆蓋的商品面臨35%的稅率,瑞士高達39%,南非為30%,而亞洲大多數國家則在15%左右,形成顯着落差。分析認為,關稅措施將對相關國家貨幣形成實質性貶壓,並可能傳導至消費端物價,全球通脹預期因而再度被點燃。
這種複雜的政策環境將對美聯儲形成雙重挑戰:一方面需要繼續應對通脹風險,另一方面又面臨增長動能被削弱的現實困境。美聯儲若在控制通脹與維穩經濟之間搖擺不定,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方向不確定性,促使交易策略轉向更為保守的模式。
風險重定價周期來臨,交易策略或需靈活應變
在當前多重不確定性交織下,全球市場正步入一個「風險重定價」階段。特朗普政府的高頻政策變化與全球央行分化的應對措施,使得市場定價邏輯不斷變化,傳統的資金避風港亦可能失效。尤其在美聯儲降息預期逐步降溫、通脹尚未企穩的背景下,每一項經濟數據、每一次政策聲明都可能引發匯率與利率市場的劇烈波動。
分析指出,當前的核心邏輯並非單一經濟變量的變化,而是「政策信號—市場解讀—價格響應」這一鏈條的高度敏感化。交易員在操作層面更注重對宏觀環境變化的預判能力,密切關注非農數據、美聯儲官員言論以及新一輪關稅清單的可能出台,以應對潛在的突發性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