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Miran的提名出乎市場意料,因為他的名字此前並未在美聯儲理事候選人名單中廣泛流傳。市場對這一提名的初步反應較為平靜,原因是Miran作為單一理事僅擁有FOMC的1票,短期內難以顯著改變美聯儲的政策方向。
此外,他的觀點與其他潛在候選人(如前美聯儲理事Kevin Warsh)在風格上並無太大差異,均傾向於挑戰現有貨幣政策框架。然而,Miran的加入可能為FOMC帶來更多公開分歧的聲音,這與他長期主張的「公開表達異見有益」觀點一致。
Miran的改革主張及其爭議
Miran在美聯儲治理上的立場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地區儲備銀行權力:Miran和DanKatz在2024年發表的論文中建議將地區儲備銀行國有化,同時賦予州長任命地區聯儲董事會成員的權力。這一改革旨在提升地區銀行在FOMC中的影響力,但不適用於紐約聯儲。《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這一提議可能削弱美聯儲理事會的集中決策權,增加地方利益對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
縮短理事任期並允許總統免職:Miran提議將美聯儲理事任期從14年縮短至8年,並允許總統隨時免職決策者,以增強「民主問責」。彭博社評論稱,這一改革可能使美聯儲更易受到政治干預,與傳統上強調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原則相悖。批評者擔憂,這可能導致貨幣政策更傾向於短期政治目標,而非長期經濟穩定。
分離銀行監管與貨幣政策:Miran主張通過「防火牆」將銀行監管職責與貨幣政策分開,並要求美聯儲向白宮提交相關報告。路透社指出,這一提議可能削弱美聯儲在金融監管中的獨立性,同時增加行政部門的監督力度。
減少「群體性思維」:Miran在2024年的一次播客中表示,美聯儲理事會長期缺乏異見,導致政策制定缺乏多樣性。他認為,允許更多分歧公開表達有助於提升決策質量。CNBC報道稱,Miran的這一觀點可能在FOMC內部引發更多辯論,尤其是在當前通脹和利率政策高度敏感的背景下。
對FOMC的潛在影響
儘管Miran的提名短期內對資產價格影響有限,但其長期影響值得關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析稱,Miran的加入可能使FOMC內部討論更具爭議性,尤其是在利率決定和通脹目標上。他的主張可能與其他鷹派理事(如Christopher Waller和Michelle Bowman)形成共鳴,推動更激進的貨幣政策立場。例如,彭博社援引市場分析師觀點,Miran可能支持更快的加息節奏,以應對潛在的通脹壓力。
然而,Miran的改革提案能否實施仍存不確定性。美聯儲的治理結構變更需要國會立法支持,而當前兩黨在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上的分歧可能使改革受阻。此外,Miran的提名需經參議院確認,鑒於其爭議性主張,確認過程可能面臨阻力。
市場與政策背景
當前,美聯儲正處於關鍵時刻。截至2025年8月,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75%-5.0%區間,通脹率已從2022年的高點回落至2.5%左右,但市場對未來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依然存在。Miran的提名正值特朗普政府推動經濟刺激政策,可能加劇美聯儲在通脹控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權衡壓力。
市場參与者正在密切關注Miran在FOMC中的潛在投票傾向。一些分析師認為,他可能傾向於支持更嚴格的貨幣政策,以防止通脹預期失控。但Miran對「民主問責」的強調可能使他在某些情況下更傾向於配合白宮的經濟議程,這可能引發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進一步質疑。
富國銀行策略師Aroop Chatterjee表示,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直到12月才有可能開始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這樣到他任期屆滿前可能只參加兩次會議,這或許會限制他對美元的影響。「由於參議院休會至9月,目前尚不清楚他何時能加入美聯儲 ,」 Chatterjee表示。「即使參議院加快行動,12月FOMC會議看起來也比9月或10月更切合實際。這意味着Miran在任期結束前基本上只能參加兩次會議」。
結論
StephenMiran的提名標志著美聯儲治理可能迎來新的討論焦點。他的改革主張雖具創新性,但因潛在的政治干預風險而備受爭議。儘管短期內其影響有限,但若其改革理念在FOMC內部獲得更多支持,或將對美聯儲的決策文化和政策方向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和政策觀察者應密切關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以及Miran在FOMC中的實際表現,以評估其對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的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