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和田植男于周四在國會發言時指出,「美國在關稅方面的政策近期出現顯著不確定性上升。」
他回顧稱,在今年1月日本央行決定加息時,彼時「美國經濟狀況良好,金融市場穩定」。但現階段,隨着美國貿易立場趨於強硬,情況已明顯不同。
「我們將不抱預設立場,在每次政策會議上密切審視美國政策發展及其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日本央行行長和田植男

日本經濟溫和復蘇,薪資上漲支撐通脹目標
儘管全球貿易局勢不穩,日本經濟本身依然呈現出「溫和復蘇」的格局。和田植男強調,薪資持續上漲正在推動核心通脹穩步接近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
在通脹和經濟表現基本符合預期的背景下,日本實際利率仍處於極低水平。這意味着,若趨勢延續,日本央行仍有空間逐步提高政策利率。
日本政策路徑面臨外部擾動,關注全球關稅變化
然而,和田植男也坦言:「我們必須保持對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高度警惕。」
尤其是在美國近期對伊朗、亞洲大國及歐盟加征關稅背景下,全球市場再度陷入避險模式,美元疲軟、原油波動、全球資本流動加劇,都對日本經濟構成複雜挑戰。
「當前並非制定固定加息路徑的時機,日本央行需對全球經濟政策傳導路徑保持敏感。」——據市場調查顯示

編輯觀點:
和田植男的表態表明,日本央行未來的政策將更加依賴數據和外部環境動態,而不是按照既定節奏推進加息。從本質上看,這是對全球經濟碎片化、政策協調難度上升的一種應對策略。
尤其是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頻繁實施關稅措施,正使得全球央行從「通脹管理」轉向「政策不確定性管理」。在這種背景下,日元匯率與日本利率決策的關聯度將下降,而對外部政策波動的敏感度則顯著上升。
當前,密切關注日本央行下一次政策聲明是否會新增「外部政策不確定性」作為風險點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