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代理財長Joerg Kukies周四表示,儘管特朗普總統採取了激進的關稅政策,但歐洲和美國之間的信任尚未破裂。
他表示:「要打破信任,還需要發生很多事情,因為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已經建立了幾十年,我們不會被關稅聲明沖昏了頭。」
Kukies補充說,在之前訪問華盛頓期間,在宣布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後不久,似乎確實有興趣達成協議。
他表示,歐洲和美國有不同的利益,雙方都需要理解彼此的觀點。「但這不是美國和歐洲第一次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所以我認為我們離危機時刻還遠得很。」
Kukies在談到談判時語氣積極,稱「一切都在談判模式下進行」,歐盟對解決分歧「持樂觀態度」。
他聲稱,零對零關稅協議將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這與歐盟委員會主席所主張的一致。然而,特朗普已經拒絕了歐盟的一項提議,即對從美國進口的工業產品以及從歐盟進口的工業產品徵收零關稅。
德國目前被徵收10%的關稅,這是在最初徵收20%的關稅後特朗普宣布的暫時降低的稅率。
德國掙扎的經濟嚴重依賴貿易,而美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因此,預計特朗普領導的關稅動蕩對德國的打擊尤為嚴重。
周四早些時候,德國政府下調了對該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稱目前預計2025年將陷入停滯。相比之下,1月份的增長預估為0.3%。
德國代理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及其對德國經濟的影響是下調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
IMF在本周早些時候發佈的其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也下調了對德國經濟的預期,目前預計德國經濟將萎縮0.2%。
德國經濟已經掙扎了一段時間,在2023年和2024年都出現了年度萎縮。然而,該國已經避免了技術性衰退(其特點是連續兩個季度的萎縮)。最新的GDP數據定於下周公布。
但在今年早些時候德國憲法確立了一項重大財政計劃(可能會大幅提振投資)之後,未來也可能出現一些積極因素。該計劃包括改變長債剎車規則,這將提高國防開支,以及5000億歐元(569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
德國的債務剎車限制了政府的承債大小,並決定了聯邦政府結構性預算赤字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