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一場由特朗普政府掀起的關稅風暴正在全球商界掀起驚濤駭浪。據路透全球關稅追蹤顯示,本季已發佈財報的全球企業已預估將因關稅損失高達150億美元利潤,相當於每天有1.6億美元財富被貿易戰吞噬。從重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到快餐連鎖麥當勞,從啤酒製造商Molson Coors到酒店大亨萬豪國際,各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在最新財報中拉響警報。
一、關稅"三重暴擊":成本、需求與利潤的惡性循環
原材料成本飆升:連啤酒罐都變"奢侈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企業最先感受到的是原材料價格的瘋狂上漲。以啤酒行業為例,由於美國對進口鋁材加征關稅,Molson Coors公司一個啤酒罐的成本就暴漲15%,預計下半年將額外支出3500萬美元。重型機械製造商卡特彼勒更遭遇"雙重夾擊"——進口鋼材成本激增6.5%的同時,營收卻下滑0.7%,CEO喬·克里德警告:"真正的衝擊可能還在下半年。"
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
當企業試圖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時,卻撞上了需求萎縮的銅牆鐵壁。百勝餐飲集團財報顯示,面對漲價后的菜單,美國消費者開始減少外出就餐,迫使塔可貝爾等品牌不得不推出"5美元套餐"救市。萬豪國際則因商務旅行需求疲軟,成為首家下調全年預期的酒店集團,其股價單日暴跌8%。
二、行業冰火兩重天:誰在哭泣?誰在狂歡?
製造業的至暗時刻
路透全球關稅追蹤系統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工業、製造業和汽車行業承擔了80%的關稅衝擊。農業巨頭Archer-DanielsMidland最新季度利潤創五年新低,其CEO直言:"我們正在為根本不是自己發動的戰爭買單。"
科技巨頭的"避風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美股七巨頭"為首的科技公司卻在AI投資熱潮推動下高歌猛進。標普500指數近期創歷史新高的背後,是微軟、谷歌等企業憑藉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業務實現20%+的利潤增長。Bokeh資本首席投資官金·福雷斯特指出:"某些行業反而因關稅獲得過去難以進入的市場機會。"
三、市場迷思:繁榮表象下的暗流涌動
華爾街的"分裂人格"
儘管370家標普企業中有80.3%盈利超預期,但Evercore ISI分析師發出預警:9-10月市場可能迎來7%-15%的深度回調。Interactive Brokers分析師史蒂夫·索斯尼克更斷言:"這僅僅是開始,中國、加拿大等國的反制措施還在路上。"
企業的"鋼絲繩舞蹈"
貝雅投資策略師羅斯·梅菲爾德觀察到微妙變化:"企業正在學習與關稅共處。"部分公司通過供應鏈重組將生產轉移至越南、墨西哥,但更多企業如卡特彼勒坦言:"除了讓消費者分擔,我們別無選擇。"這直接導致美國6月核心CPI環比上漲0.8%,創年內新高。
結語:風暴眼中的生存法則
當150億美元利潤灰飛煙滅的數字震撼全球時,這場關稅持久戰已深刻重塑商業生態。從啤酒罐漲價到機械訂單取消,從快餐店促銷到酒店空置率攀升,每個經濟細胞都在承受壓力。正如華爾街日報評論所言:"這不是簡單的貿易摩擦,而是一場重新定義全球化規則的世紀博弈。"企業能否在風暴中鍛造出新生存法則,或許將決定未來十年的商業格局。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推高企業成本、抑制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為部分行業打開了新的市場機會。標普500指數的強勁表現顯示了市場對未來的信心,但潛在的修正風險也不容忽視。企業需要在成本控制、需求刺激和市場開拓之間找到平衡,而消費者則可能面臨更高的價格和更謹慎的消費選擇。
總體而言,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脹壓力可能推高金價,特別是在避險需求上升的情況下。然而,美元走強可能對金價形成一定製約。短期內,金價可能因市場波動和避險情緒而上漲,但中長期走勢需視全球經濟表現、美元動向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