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現在正被高通脹所籠罩。歐洲8月份通脹率依然較高,歐元區八月份調和CPI同比漲幅達9.1%,續創曆史新高,前值為8.9%,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38.3%,是推動CPI上漲最重要的一個動力。食品項緊隨其後,同比上漲10.6%,同比增速比7月份的9.8%進一步上升。
特彆是由於俄烏衝突的影響,歐洲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大幅上漲,出現能源短缺的風險。歐洲央行在7月份超預期加息50個基點,徹底告彆負利率時代來應對高通脹,但是大幅加息使得歐元區經濟麵臨更大的下行風險,歐元區投資者信心指數出現大幅下降。在通脹高企、能源短缺、經濟下滑、貨幣政策收緊等多重政策影響之下,歐元在年內出現了明顯貶值。9月7日,歐元對美元彙率今年以來已經貶值超過13%,首次跌破平價,跌到了0.99以下,也是今年以來貶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反映出歐洲整體的狀況不容樂觀。
美元指數在近期已經突破110,創出20年的新高,使得非美貨幣均出現比較明顯的貶值。不同國家應對美元不斷的升值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我國央行采取了降低外彙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下調了兩個百分點,釋放出190億美元的外彙。但是近期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彙率仍然逼近7.0指數關口,從貶值幅度來看,人民幣在主要非美貨幣中的貶值幅度是比較小的,日元貶值幅度比較大。
9月7日,東京外彙市場顯示日元貶值突破1美元兌144日元關口,創1998年8月以來24年來的新低。當前日本央行仍然在維持超低利率政策,和歐美央行紛紛加息形成比較大的鮮明對比,從而導致貨幣政策偏差越來越大,造成日元出現大幅貶值,進一步放大了國際商品價格暴漲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日本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進口商品價格持續飆升,日本企業物價連續17個月同比上漲,7月企業物價指數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曆史最高水平,統計中的500多種商品中有80%以上價格上漲。當月如果以日元計算,企業進口物價價格同比漲幅高達48%,這使得很多日本的中小企業受到日元貶值的影響很大,陷入困境。
根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的發言,9月份美聯儲可能會再次加息50個基點甚至75個基點,這對於全球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7月大幅下調2022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這一行動實際上也標誌著全球經濟陷入到滯脹狀態,即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這對於全球資本市場也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影響,不利於股市的表現。
相對而言,我國央行當前麵臨的主要政策目標是穩增長,保持貨幣政策穩定,避免過度收緊,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麵。央行在近期冇有跟隨美聯儲加息,而是采取了降低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的舉措來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穩定經濟增速。今年以來受到超預期因素的影響,我國GDP出現了增速回落的局麵,特彆是二季度經濟增速回落幅度較大,二季度GDP隻有0.4%的增長。下半年隨著國務院出台的一係列穩增長的政策逐步落地,經濟麵有望出現初步複蘇的局麵。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