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櫚油期貨周二(7月8日)連續第二日收漲,主力FCPOc3合約收盤上漲78林吉特(1.92%)至4149林吉特/噸,創近三個月新高。技術指標顯示,價格站穩布林通道中軌(4021林吉特)上方,MACD柱狀圖收窄至8.76,短期動能有所增強。此次上漲主要受競爭油脂走強及林吉特貶值雙重驅動,市場情緒明顯改善。
競爭油脂聯動效應凸顯
大商所豆油(DBYcv1)與棕櫚油(DCPcv1)合約日內分別上漲0.63%和2.34%,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BOc2)同步跟漲0.5%。吉隆坡某交易商指出,中國植物油市場的強勢表現直接帶動了棕櫚油買盤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豆棕價差持續收窄,部分終端消費領域已出現替代需求切換跡象。若這一趨勢延續,棕櫚油出口份額或進一步擴大。
匯率與政策面擾動
林吉特兌美元匯率日內下跌0.17%,使得以美元計價的棕櫚油對海外買家更具吸引力。不過,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警示稱,若美國對進口油脂加征關稅政策落地,印尼對美出口量可能下滑15%-20%。儘管該預期尚未兌現,但市場對貿易政策敏感度明顯提升。
原油市場波動亦對棕櫚油形成間接壓制。儘管前一交易日國際油價反彈近2%,但今日小幅回落,OPEC+超預期增產計劃削弱了生物柴油原料需求預期。知名機構數據顯示,當前棕櫚油與原油價差已脫離極端水平,生物柴油摻混經濟性邊際轉弱。
機構觀點聚焦
技術分析師觀點:某跨國貿易商技術團隊認為,FCPOc3合約突破4100林吉特關鍵阻力后,下一目標位看向4250-4300林吉特區間,但需警惕短期超買回調風險,尤其是MACD快慢線仍處於高位黏合狀態。
基本面分析師分歧:部分機構認為,三季度東南亞季節性增產周期可能限制漲幅,但另一派觀點強調,當前庫存增幅低於五年均值,且印度節日備貨需求即將啟動,中期供需結構仍偏緊。某新加坡油脂研究主管直言:"市場正在計價『弱林吉特+強出口』的組合邏輯,若8月前產地庫存未能突破200萬噸,價格易漲難跌。"
後市關注點
短期來看,競爭油脂走勢與林吉特匯率仍是主導因素。需重點關注周三公布的馬來西亞7月1-10日出口數據(ITS/SGS),以及美國EPA對2025年生物柴油摻混義務的最終裁定。若數據端出現超預期利多,不排除棕櫚油挑戰年內前高4200-4250林吉特壓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