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與益普索聯合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多國商品全面加征關稅的政策引發民眾廣泛擔憂。高達73%的美國受訪者預測,未來六個月日常消費品價格將因新關稅而大幅上漲,僅4%認為價格可能下降。這一結果凸顯新貿易政策已直接觸動普通民眾的錢袋子。
物價焦慮成主流
民調數據顯示,超七成受訪者將關稅與物價上漲直接關聯,僅少數人對價格波動持樂觀態度。約57%的民眾明確反對新關稅政策,其中包括25%的共和黨支持者,反映經濟壓力可能跨越黨派界限。
支持者vs反對者:撕裂的民意
儘管39%的受訪者支持關稅政策,且52%認同特朗普"美國被佔便宜"的貿易立場,但44%的民眾明確反對這一觀點。兩派分歧在"短期陣痛換長期利益"的命題上尤為尖銳:半數人(以共和黨為主)支持犧牲短期經濟,而另一半(以民主黨為主)堅決反對,黨派立場成為預測態度的關鍵指標。
總結
這場民調暴露出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雙重效應:一方面強化了其"美國優先"的基本盤支持,另一方面卻讓普通家庭為潛在通脹買單。隨着物價壓力逐漸顯現,經濟現實與政治敘事的碰撞或將成為影響2020年選戰的關鍵變量。
特朗普關稅政策猶如一把雙刃劍,其通過通脹與政策不確定性兩條核心路徑,分別對美元和金價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短期內,市場或聚焦美聯儲對通脹的回應,美元可能階段性走強;但若貿易衝突外溢引發系統性風險,黃金將憑藉其「危機alpha」屬性成為資金避風港。中期來看,美國社會對關稅的撕裂性共識,可能放大經濟政策的波動性,進而加劇美元與黃金的博弈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