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7日)亞洲時段,美原油震蕩上漲0.89%,現交投於64.92附近。此前已連續下跌5日,受空頭回補,以及獲利了結影響,油價反彈。同時沙特連續第二個月上調對亞洲客戶的原油售價顯示對石油需求的信心。油價雖反彈但反彈高度或受供應過剩與資本收縮的雙重壓制。
俄羅斯原油出口激增與華爾街資本撤離正形成雙重枷鎖,抑制國際油價反彈空間。
根據周四(8月7日)路透社數據,受五日前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導致煉油廠停工影響,俄羅斯西部港口八月原油運輸量預計增至200萬桶/日,較原計劃多出20萬桶/日。
新庫伊比舍夫煉油廠完全停產、梁贊煉油廠產能腰斬的現狀,迫使俄羅斯將原本用於國內加工的烏拉爾原油緊急轉向出口市場,現貨交易商已鎖定額外十艘阿芙拉型油輪以應對運輸需求。
這種突發性供應衝擊直接加劇全球原油庫存壓力,與OPEC+近期增產54.8萬桶/日的決策形成共振,共同將布倫特原油價格壓制在70美元/桶以下。
與此同時,華爾街對化石燃料行業的資本收縮正在重塑市場預期。
彭博社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六大銀行油氣貸款同比下降25%至73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油氣貸款業務降幅最大高達54%。
這種融資環境惡化直接反映在行業基本面:全球上游併購規模同比銳減34%,美國頁岩交易因估值過高和儲量質量下降陷入停滯,二疊紀盆地活躍鑽機數已降至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
儘管特朗普政府退出凈零銀行聯盟釋放政治信號,但行業實際投資下滑更多源於市場風險——油價波動加劇與頁岩庫存枯竭使得資本回報率預期持續走低。
這種結構性矛盾在現貨市場尤為顯著:俄羅斯急於拋售的烏拉爾原油貼水擴大至7美元/桶,而美國頁岩商堅持要求WTI油價穩定在65美元以上才會重啟增產。
高盛預測2025年全球原油將過剩80萬桶/日,2026年進一步擴大至140萬桶/日,這種供需失衡格局使得地緣政治溢價難以持續。
儘管中東緊張局勢可能短暫推升油價,但俄羅斯通過影子船隊規避制裁的能力(如2023年實際出口均價突破80美元/桶),最終將壓制價格反彈空間。

(美原油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10:23,美原油價格現報64.9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