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2月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經歷了回調,主力合約(2025年5月交割)收盤下跌26令吉,報4,646令吉/噸,跌幅約為0.56%。這一跌幅在前一個交易日漲幅3.73%的基礎上顯得尤為明顯,市場反應主要受到利潤回吐以及棕櫚油出口估算下調的影響。
本次價格回落的背景可歸因於多個因素,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市場對棕櫚油出口前景的擔憂。根據貨運調查機構的最新數據,2025年2月1日至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品的出口量較上月同期減少了0.3%至8.1%不等。該出口預估下調直接打壓了市場情緒,導致短期內多頭平倉現象較為顯著。
此外,市場的另一大焦點是印度和印尼的政策動向。印度有可能提高其植物油進口稅,從目前的10%提高至15%,這一舉措可能進一步影響棕櫚油的進口需求。而印尼則可能在齋月前實施棕櫚油出口限制,這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波動風險。印度的食用油需求與價格波動密切相關,若這一政策提案得以實施,將會對棕櫚油的出口構成壓力,特別是對於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兩大生產國。
技術面來看,棕櫚油期貨的走勢短期內受到出口數據和政策預期的影響較大。雖然市場在前一交易日反彈,但此次回調表現出一定的反覆性。尤其是馬來西亞幣值的上漲(兌美元升值約0.25%)使得國際買家面臨更高的採購成本,這可能進一步壓制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從而影響價格表現。
除了出口形勢外,印度煉油商取消了約70,000噸棕櫚油訂單的消息,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進口國之一,其採購行為往往對價格形成顯著影響。由於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上漲以及印度國內精鍊利潤較低,導致印度對馬來西亞原油棕櫚油的需求有所下降,這對未來棕櫚油期貨的價格走勢構成壓力。
在全球油脂市場的關聯性上,棕櫚油價格也受到其他植物油價格的聯動影響。例如,儘管大連和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油和棕櫚油期貨分別上漲了0.46%和2.54%,這表明競爭性油脂之間的價格走勢依然相互關聯。儘管如此,棕櫚油作為全球主要的植物油之一,其價格仍然在供需、政策預期及匯率波動等因素的交織作用下表現出較大的波動性。
展望未來,市場短期內仍將處於高波動狀態,尤其是在進入齋月前,印尼可能的出口政策調整將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此外,印度可能提高進口稅的消息仍然會對市場情緒產生影響。技術面而言,若出口數據進一步下行且國際市場需求未能顯著回升,棕櫚油期貨價格可能維持震蕩整理格局。長期來看,若國際植物油市場整體需求恢復,棕櫚油仍有望得到支撐,但短期內仍需關注出口預期及宏觀政策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