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高層周四(4月25日)密集發聲,明確表示當前無需調整貨幣政策。理事沃勒和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均強調,需等待更多數據評估特朗普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沃勒指出,關稅政策的效果最早需到今年夏季才能顯現,因此「政策立即轉向的可能性極低。」
關稅的「子彈效應」:通脹只是曇花一現?
沃勒反覆強調,關稅可能僅引發「一次性物價上漲」,而非持續通脹。他分析稱,進口成本上升雖推高物價,但消費萎縮、就業下滑及家庭財富縮水將部分抵消這一影響,「最終通脹漲幅或低於市場預期」。不過他也坦言,這一判斷需極大勇氣——疫情期間美聯儲曾誤判「暫時性通脹」,結果慘遭打臉。
關鍵矛盾點:若經濟數據突然惡化(如失業率飆升、消費驟降),沃勒稱將毫不猶豫調整利率,「不會糾結通脹是否短暫」。
市場VS美聯儲的「耐心博弈「
近期多位聯儲官員一致呼籲「保持耐心」,但金融市場已押注年內降息。3月FOMC會議紀要也暗示政策可能寬鬆,而關稅加劇了決策難度——通脹與經濟疲軟需截然不同的政策工具應對。
哈瑪克在採訪中直言:「6月前行動為時過早。」她表示需等待「清晰且令人信服的數據」,但未完全關閉6月政策調整的大門。對於5月會議,她明確排除降息可能:「現在行動太倉促。」
總結:美聯儲的「兩難選擇題」
當前美聯儲陷入雙重考驗:既要警惕關稅引發的通脹幽靈,又需防範經濟失速風險。官員們選擇「以靜制動」,實為等待更明確信號。正如沃勒所言:「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數據混沌中分清『暫時波動』與『真實趨勢』。」這場關稅與政策的拉鋸戰,或許要到下半年才能見分曉。
由於美聯儲未釋放近期降息信號,市場對激進寬鬆的預期減弱,短期內美元可能獲得支撐。但美元似乎缺乏強勁上漲動力,分析師指出,如果經濟數據(如就業、通脹)未明顯惡化,美元或維持區間震蕩,難以大幅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