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亮出「加息獠牙」,日元從近四個月低位反彈
智昇 資訊
2025-07-31 13:25:29
日本央行周四(7月31日)在最新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同時大幅上調物價預期。這一決定不僅反映了日本經濟在全球貿易環境改善下的新動態,還為市場注入了對未來加息的強烈預期。隨着美日貿易協議緩解外部風險,日本央行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樂觀展望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日本央行政策:利率穩定與加息預期並存
利率維持0.5%不變
周四(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將隔夜拆款利率目標維持在0.5%,延續了自今年1月加息以來的穩定政策。這一決定符合市場預期,顯示出日本央行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保持謹慎的立場。自從擺脫長期負利率政策后,日本央行一直在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脹控制之間的關係,力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穩住陣腳。
加息信號初現
儘管利率保持不變,日本央行在聲明中明確表示,將根據經濟活動和物價的改善情況,逐步上調政策利率並調整貨幣寬鬆程度。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加息的明確信號。特別是在近期美日貿易協議達成后,外部經濟風險的緩解為日本央行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間。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在年底前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持續高企的通脹壓力。
物價預期上調:通脹壓力下的新展望
核心通脹預測大幅上調
日本央行在其最新的季度展望報告中顯著上調了物價預測。報告顯示,不包括生鮮食品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預計將達到2.7%,較此前預測的2.2%大幅提高。對於接下來的兩個財年,日本央行預計通脹率將分別為1.8%和2.0%,基本圍繞其2%的目標水平波動。這一樂觀預測表明,日本央行對通脹的持續性充滿信心,也為未來加息提供了依據。
食品通脹的「推手」:大米價格飆升
食品價格的上漲成為推動通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米價格的飆升。受供應鏈問題和全球商品價格波動影響,日本大米價格顯著上漲,直接推高了其他食品和外出就餐的成本。數據顯示,6月份日本核心CPI同比漲幅超過3%,遠高於央行2%的目標。這種頑固的通脹壓力迫使日本央行重新審視貨幣政策方向,以防止物價過快上漲對經濟造成更大衝擊。
美日貿易協議:外部風險緩解的催化劑
關稅調降帶來的喘息機會
上周,美日達成了一項重要的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汽車出口的關稅和稅費得到所謂「對等」調降。這項協議顯著緩解了日本經濟面臨的外部壓力。此前,特朗普政府對全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威脅一度讓日本出口企業如履薄冰。如今,貿易環境改善為日本經濟注入了信心,也為日本央行提供了更大的政策靈活性。
市場對加息信號的熱烈反應
貿易協議公布后,市場迅速捕捉到日本央行可能加速加息的信號。投資者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可能在2025年底前上調利率,以應對國內通脹壓力和經濟復蘇的需要。日元匯率和日本股市也因此出現波動,反映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敏感反應。周四亞市,美元最低日元震蕩走弱,一度下跌0.6%至148.59,跌幅約0.6%,周三匯價增觸及149.53,為4月2日以來新高。
經濟增長與國內挑戰:機遇與隱憂並存
經濟增長預測小幅上調
日本央行對經濟增長的展望同樣充滿信心。報告預計,本財年(截至2026年3月)日本經濟將增長0.6%,略高於此前預測的0.5%。未來兩個財年,經濟增長預計分別為0.7%和1.0%。這一樂觀預測得益於日本企業表現的持續改善。政府數據顯示,6月日本工業產值環比增長1.7%,企業對7月和8月的生產前景也持樂觀態度,顯示出經濟復蘇的韌性。
政治不穩的潛在風險
儘管經濟數據向好,日本國內政局的不穩定為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在近期參議院選舉中,執政聯盟失利,公眾對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政治壓力可能反而增強日本央行的加息決心,以通過收緊貨幣政策抑制通脹,回應公眾對物價上漲的關切。
總結:加息前夜的日本經濟新篇章
日本央行的最新決定標志著其貨幣政策進入了一個關鍵轉折點。維持利率不變的同時上調物價預期,顯示出其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信心,而美日貿易協議的達成進一步為加息鋪平了道路。食品通脹的持續高企和國內政治壓力的上升,使得日本央行不得不在穩定經濟與控制物價之間尋找平衡。市場已開始為年底可能的加息做準備,日元、股市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都可能因此迎來新的波動。現在的焦點轉向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北京時間14:30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以尋找有關央行利率前景的進一步線索。
北京時間13:22,美元兌日元現報148.86/87。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