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內銀股讓利提質多賺績佳 - 百利好環球

內銀股讓利提質多賺績佳

黎偉成
2022-04-14 14:17:15

新冠肺炎持續不斷肆虐環球,歐美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大流行,甚至國內亦受到最新病毒Omicron之困,即使經濟蒙上不輕的陰霾,相信在全國各地均積極採取‘動態清零’佳策,會使經濟社會重新恢復,而內銀股當繼續扮演重要和正面的推動角色。尤其是內銀股去年配合國家的‘讓利’予社會政策,更嚴控信資等資產素質達預期良效,普見多賺佳績,前景值得俏看也。

 

從剛發佈的最新業績報告,可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2021年有相當理想回報:(1) 中國銀行(03988)股東應占溢利於2021年達2,165.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28%,較2020年所增的2.92%多增9.36個百分點;(2)中國工商銀行(01398)的純利達3,483.38億元增10.25%,遠較2020年3,159.06億元增長1.4%的表現佳;(3)中建設銀行(00939)所賺3,025.13億元,同比增長11.61%較2020年的1.62%的,升幅多增10個百分點;和(4)中國農業銀行(1288)的股東應占溢利2,411.83億元,所增亦達11.67%。

 

由是可見,四大國有銀行去年的純利增長均逾一成,該是過去十多年來最佳的業績表現,更是在國民經濟發展有所放緩所派發的優質成績表,異常難得之因,乃(一)誠如工銀管理層所言,該行‘繼續回應國家的讓利予實體經濟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使2021年的淨息差1.92%,較2020年的1.97%低0.05個百分點,遂使淨息差收益由上年的2.15%回落至2.11%,壓力不輕,但純利仍增約一成。

 

建行淨息差由2020年的2.04%調低至2021年的1.94%,使淨息差收益率減少0.03個百分點而為2.13%,由是利息支出4,519.18億元的同比增長9.26%,較利息收入1.057萬億元的6.85%增幅多增2.41個百分點。唯是淨息差收益仍有逾5%的增長。

 

即使要‘讓利’予社會,惟四大國有銀行仍(二)適度加大對經濟社會各行各業貸款支持力度的同時,相當積極主動的控制好以信貸為主的資產素質,如:中行的核心業務中的淨利息收入於2021年4,251.42億元同比僅增長2.22%,即使升幅不及2020年的6.63%,唯是(i)資產減值損失1,042.2億元同比減少12.43%,明顯扭轉上年1,190億元要增加16.51%之劣況,使以信貸為主的資產素質有明顯的回穩甚至好轉。

 

此更使中行的(ii)不良貸款率,亦在相當程度顯其信貨素質良好,因:至2021年末時所達的1.33%,比2020年末的1.46%低0.13個百分點;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87.05%,亦高於上年的177.84%,皆為佳象。

 

同樣的情況,亦見之於農行:即使淨息差於2021年由上年的2.04%調低至1.96%,但該行穩貸而又力求信用減值損失1,658.85億元同比僅增0.66%,和力保不良貸款率1.43%和低於上年0.14個百分點,遂使淨利息收入5,779.87億元的增幅高達6.07%。

 

難得的是(三)內銀加大對非利息收入業務的發展力量。其中,中國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業務,有十分重大的改進:所涉1,805.75億元,同比增長19.01%,扭轉上年減少5.15%之況,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814.28億元同比增長7.82%。

 

至於(四)銀行業對經濟前景的看法,當然有高度參考作用。建設銀行的管理層對2022年的業務發展預期,為(1)國際所面對的問題有: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發達經濟寬鬆政策退出、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大,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放緩。(2)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前進,創新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綠色轉型為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環球疫情嚴重,美國卻到處煽風點火搞亂局,力圖混水摸魚,對中國更是不懷好意,故內銀在配合和支持國家‘穩字當頭,穩中有進’和發展內生動力,當會發揮十分重要的貢獻!

分享至:
上一篇

美聯儲超鷹 美匯仍有上升空間

小心強美元不利新興巿場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咨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