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城市建設、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領域形成了大量類型豐富的優質資產,為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創造了條件。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誌著我國公募REITs試點正式啟航。2021年以來,基礎設施公募REITs利好政策頻出,備受投資者青睞。截至目前,兩批共11個試點項目融資規模超過360億元,涉及收費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汙水處理等主流基礎資產類型,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
產業園區(含倉儲物流)是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公募REITs發行項目中的主流資產類型。總體來看,以優質產業園區作為底層資產發行公募REITs,短期有利於開發建設主體降低企業負債,增加利潤,平衡財務報表,優化資產結構,增強企業再融資能力。長遠地,園區開發企業通過發行公募REITs,建立「投-融-管-退」的資本循環體係。借助基金化運作模式,產業園區開發形成從建設、培育、REITs化,到回籠資金再投資的閉環,實現園區開發良性循環。
11個試點項目中,有6個為產業園區(含倉儲物流)類相關資產,占比超50%,分彆是蛇口產園REIT、張江光大REIT、東吳蘇園REIT、建信中關村REIT、紅土鹽港REIT、中金普洛斯REIT。近期,已有4隻產業園REITs陸續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整體而言,產業園REITs的總體運營情況較為穩定。其中,張江光大園REIT運營表現較為出色,東吳蘇園REIT、建信中關村REIT運營情況相對穩定,蛇口產園REIT運營情況則不及預期。疫情對產業園區的影響普遍較大,增加了對項目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
3月以來,內地多地疫情再起並加劇。受此影響,產業園REITs麵臨的最大風險是租金減免及後續招商困難。首先,疫情無疑會增加招商的難度。部分租戶受疫情影響,可能會因經營不善,無法續租,而疫情之下又難以開展後續招商工作,後期還需持續關注園區租戶續租、退租、換租情況。其次,自3月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蘇州財政局、深圳市政府、上海國資委、北京國資委陸續出台了國有房屋減免租金的抗疫紓困政策。儘管公募REITs園區不再完全由原始權益人持有,但受周邊其他國有房屋減免租金的影響,如物業未減免租金可能會導致租戶外流、租金收繳率下降情況。因此,需要進一步關注這幾隻REITs對現有租戶減免租金的可能性和力度。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