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24日),棕櫚油期貨市場出現顯著下跌,成為一個多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FCPOc3)5月交割收盤下跌104林吉特,報4,560林吉特(約1,034.48美元)每公噸,跌幅為2.23%。這一跌幅主要受制於大連和芝加哥的競爭性植物油市場疲軟,同時來自印度的需求低迷也進一步壓制了市場情緒。
基本面分析
棕櫚油市場的下行趨勢與主要競爭油種的走勢密切相關。大連棕櫚油期貨(DCPcv1)下跌了1.64%,而芝加哥大豆油期貨(BOc2)則下降了0.61%,兩者的走弱帶動了市場整體的負面情緒。作為全球植物油市場的主要參与者,棕櫚油的價格與大豆油、葵花籽油等油種密切相關,價格波動往往受此類市場動向的影響。
印度作為全球棕櫚油的最大進口國之一,需求的疲軟加劇了市場的下行壓力。2024/25營銷年度,印度的棕櫚油進口量預計可能降至7.5百萬噸,創下五年來的新低。導致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是棕櫚油相較於大豆油和葵花油的價格溢價不斷上漲,使得印度的精鍊廠逐漸轉向更為經濟的替代油種。更為嚴重的是,印度的精鍊廠已取消了100,000噸原棕櫚油的訂單,原因是馬來西亞的基準價格上漲以及印度國內的精鍊利潤率承壓。
此外,印度政府可能會再次提高植物油進口稅,這是自去年以來的第二次增稅,旨在支持國內油籽農民在油籽價格下跌的背景下度過困境。這一政策變動可能進一步加大對棕櫚油進口需求的抑制,從而加劇市場的供應過剩壓力。
馬來西亞方面,儘管需求疲軟,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預計將下降至1.5百萬噸,創下近兩年的最低水平。洪水災害影響了該國的產量,而即將到來的齋月節日則推高了國內需求,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技術面分析
從技術面來看,FCP0C3期貨的日線圖顯示出一定的空頭信號。首先,簡單移動平均線(SMA)顯示,5日SMA(黃色)當前收於4,608林吉特,而20日SMA(紅色)收於4,594林吉特,這兩條均線的微弱向下交叉暗示短期內市場可能存在進一步回落的壓力。
MACD指標顯示,快線(57.33)仍然高於慢線(37.33),但柱狀圖的值(20.00)已經開始趨於縮小,表明市場動能在逐漸減弱。當前的MACD走勢提示市場上行動能已顯乏力,空頭可能正在逐步佔據主導地位。綜合來看,若價格持續未能突破5日和20日SMA的關鍵支撐位,可能會加劇市場的回調壓力。
未來趨勢展望
當前棕櫚油期貨市場面臨較為複雜的多重因素,短期內仍可能承壓。印度需求的持續低迷,加上國際競爭油種的價格疲軟,都為棕櫚油市場帶來了較大的壓力。而馬來西亞庫存的下降可能會對市場供給形成一定的支撐,但這不足以抵消需求疲軟帶來的衝擊。
技術面來看,若價格持續承壓,並未有效突破關鍵支撐位,則短期內可能進一步下行。但市場的波動性仍然較大,需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印度進口政策變化,以及馬來西亞產量的進一步變化,這些都將是短期內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