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可能存在爭議,但7月份的就業報告幫助證實了美國經濟引擎正在熄火的觀點。
當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3萬人,甚至低於低調的預期。對5月和6月數據的大幅向下修正,使3個月平均就業增幅降至僅3.5萬人,不到去年同期增幅的三分之一。
就業增長疲軟通常是經濟衰退的滯后指標,它表明,經濟放緩的程度可能比一些傳統指標顯示的還要嚴重。
Wilmington Trust的首席經濟學家Luke Tilley表示:「我們正處於廣泛的經濟放緩之中。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這是否會轉化為經濟衰退。勞動力市場是關鍵,很難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
Wilmington認為美國陷入衰退有50%的可能性,Tilley提到了擔憂關稅可能抑制消費者支出以及企業投資和招聘帶來的長期打擊。消費者支出在第一季度推動了所有經濟活動的68%。
事實上,他表示,關稅壓力是特朗普總統徵稅的傳導效應沒有像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嚴重衝擊通脹的原因之一。
他說:「如果消費者承擔了負擔,他們就會在進口商品上花更多的錢,他們會減少娛樂支出,比如航空公司、迪士尼、遊樂園、酒店等等。我們已經在數據中看到了這一點,這就是沒有形成通脹影響的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增長前景遠不可怕。
美國第二季度GDP年度增長3%,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幅充滿活力的經濟圖景。
但從上半年來看,GDP平均僅增長約1.2%,消費者支出僅增長1%。第二季度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的進口激增出現逆轉,因為企業試圖趕在徵收關稅之前採取行動。今年第一季度,由於進口激增,美國經濟增速下降了0.5%。
如果7月份的失業報告預示着未來的情況,那麼前景肯定會變得更加黯淡。
PNC的首席經濟學家Gus Faucher在上周五的就業數據發佈后寫道:「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與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相比,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初的經濟增長仍然較弱,但不會出現衰退。」
他補充說:「但考慮到勞動力市場數據的修正,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而關稅上調使這種風險更高。很容易看出,非常疲弱的就業增長和關稅上調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削減支出,企業削減投資,從而推動經濟陷入衰退。」
高盛預測,最後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僅為1%,部分原因是消費者支出放緩,和「實際收入增長大幅放緩,這反映出就業增長疲軟,關稅驅動的通脹上升,以及第四季度轉移支付的減少,這包括在最近的財政法案中。」
該公司周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上周五的就業報告使就業增長更接近就業增長和更廣泛的增長數據集的大數據指標,這兩個指標近幾個月都大幅放緩。綜合來看,經濟數據證實了我們的觀點,即美國經濟正以低於潛在水平的速度增長。」
儘管前景黯淡,但白宮官員堅持認為經濟是健康的,一旦特朗普的OBBB法案生效,經濟只會好轉。
特朗普本人強烈反對7月份的就業報告,上周五解僱了勞工統計局局長,他在Truth Social的帖子中稱這些數據是「偽造的」和「操縱的」。
然而,白宮經濟學家哈塞特周一表示,儘管他也吹噓更廣泛的經濟實力,但數據修正令人擔憂。
哈塞特稱:「有很多很好的理由對今年下半年感到非常樂觀,但如果修正後的數據是正確的,那麼就業數據絕對表明,增長勢頭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勁。」哈塞特是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被認為是美聯儲理事會空缺席位的主要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