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卡塔爾產能擴張 產量占比將上升
中東地區天然氣資源稟賦全球領先。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和歐佩克(OPEC)數據,截至2024年,全球探明的天然氣儲存總量超過210萬億立方米,中東地區的可採集儲量占比高達38%,大概為80萬億立方米。以卡塔爾、伊朗和阿聯酋為代表的天然氣生產國成為全球天然氣主要的核心輸出力量。2024年卡塔爾天然氣出口量約為7950萬噸,長期維持全球前三位置。
從天然氣產量和出口量方面看,近些年由於美國葉岩氣高速增長,美國躍升為最大的天然氣貿易國。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已經從2016年的每日5億立方英尺增長至2024年的每日119億立方英尺,連續兩年穩居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地位。
中東在天然氣儲量較高的背景下,其產量常年維持全球第二的地位。2023年中東天然氣總量為7500億立方米。其中卡塔爾通過高效的液化處理和出口體系,維持8000萬噸/年的天然氣出口能力。
卡塔爾為了鞏固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中的主導地位,近年來啟動了兩階段的大型擴建工程。其一是North Field East(NFE)。新增產能達32Mtpa,計畫建設4條液化產線,預計將於2026年年中投產;其二是North Field South(NFS)。進一步擴建16Mtpa,涉及2條液化生產線,預計2028年左右建成。這兩個專案的擴建以及投產,卡塔爾天然氣產能將從目前的7700萬噸增長至1.26億噸,有望成為全球天然氣最大的出口國。
身處需求淡季 經濟前景欠佳
天然氣消費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徵。當前正值北半球夏季,取暖需求驟降,雖發電用氣相對穩定,但整體市場步入傳統需求淡季,對價格構成季節性壓制。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宏觀經濟層面。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戰仍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主要經濟體與美國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的前景不明。即便達成協議,普遍預期將伴隨貿易成本的系統性抬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因此蒙上陰影。經濟動能減弱直接抑制工業活動與能源消費,天然氣作為重要的工業燃料和發電原料,其需求前景難言樂觀。在此背景下,市場對天然氣消費增長的預期趨於謹慎。
百利好特約智昇研究資深分析師辰宇認為,當前天然氣市場呈現“供增需弱”的格局。供給端,卡塔爾等主要生產國的擴產計畫預示著未來供應充裕;需求端則受制於季節性低谷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在秋季北半球取暖需求實質性回升之前,天然氣價格大概率維持相對低位,呈現偏弱震盪態勢。
技術面看,日線上,連續三個交易日行情延續下行且收陰線,顯示短期行情偏弱勢。形態方面看,行情下行接近近期震盪調整箱體底部,倘若無法有效下破,則行情存在反彈測試上方3.60美元一線風險,倘若有效下破,則需警惕天然氣測試下方2美元一線風險。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 轉載請注明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