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奢侈品製造商正面臨一場由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定價能力大考。儘管部分品牌聲稱可以通過漲價來抵消關稅成本,但分析師指出,一些品牌的漲價空間可能已接近極限。與此同時,這一政策可能對歐元匯率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市場成奢侈品「救命稻草」
隨着亞洲大國市場銷量疲軟,LVMH集團旗下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開雲集團的古馳(Gucci)等品牌,今年將增長希望寄託於美國市場。然而,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徵收新關稅,理由是歐盟與美國之間存在貿易順差。這一政策可能對奢侈品行業造成重大衝擊。
愛馬仕(Hermes)和開雲集團高管近期表示,他們可以憑藉品牌影響力和定價能力消化額外關稅成本。然而,多年來的頻繁漲價可能使部分品牌難以進一步轉嫁成本。瑞銀數據顯示,香奈兒的經典菱格包自2010年以來價格上漲了兩倍多,迪奧的戴妃包和路易威登的Keepall旅行包價格也翻了一番。
滙豐銀行分析師Erwan Rambourg指出:「過去12個月,我們一直在談論『貪婪通脹』,即品牌漲價過快、過高,最終可能流失高消費力的客戶。」
美國市場:奢侈品增長的新引擎
在亞洲大國需求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歐洲奢侈品公司將增長希望轉向美國市場。瑞銀預測,今年奢侈品公司在美國市場的業務增速可能達到6%,主要得益於美元走強和股市的繁榮。然而,由於亞洲大國市場銷量預計下降1%,行業整體前景仍不明朗。
愛馬仕首席執行官Dumas表示,美國仍是品牌的「征服之地」,並透露愛馬仕正在向美國二線城市擴張,計劃在鳳凰城和納什維爾開設新店。LVMH集團也暗示,可能進一步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規模。
「歐洲製造」形象難撼動
儘管面臨關稅壓力,開雲集團首席執行官Francois-Henri Pinault等高管排除了將生產轉移至美國的可能性。Pinault表示,此舉可能削弱品牌的「歐洲製造」形象,且「毫無意義」。這一立場反映了歐洲奢侈品行業對傳統製造地的堅守,但也意味着他們必須通過其他方式應對關稅挑戰。
對歐元的影響:潛在壓力
特朗普關稅政策不僅威脅歐洲奢侈品行業,還可能對歐元匯率產生負面影響。隨着關稅增加,歐洲對美出口可能減少,貿易順差收窄,進而削弱歐元需求。此外,奢侈品行業作為歐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若因關稅導致利潤下滑,可能進一步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對歐元形成壓力。
總結:漲價與品牌力的博弈
特朗普關稅政策無疑為歐洲奢侈品製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儘管部分品牌試圖通過漲價來抵消成本,但頻繁提價可能削弱消費者忠誠度。與此同時,美國市場的增長潛力與「歐洲製造」的品牌形象之間的平衡,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這場定價能力的考驗,或將重塑奢侈品行業的全球格局,並對歐元匯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