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近期黃金及美股標普指數均創下新高。不過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今,黃金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10.67%,從每盎司約280美元大幅上漲至目前的3600美元,累計漲幅超過1000%。同期標普500指數(含股息)的年化回報僅為6.5%,總回報約400%,說明持有黃金的收益明顯超過美股。
但若考慮通脹調整因素,當前金價實際上剛剛突破45年前的高點,這也反映出黃金近年走強,一方麵是由於通脹再度抬頭,另一方麵則受到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因素推動。根據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裡德曼的研究,通脹始終源於貨幣的超發。我們可以進一步觀察自2000年以來各國貨幣供應量(M2或M3)的增長情況:
• 美國:2000年美國M2規模約為4.6萬億美元,到2024年4月已增至約20.8萬億美元,增長約4.5倍。2008年後美聯儲實施多輪量化寬鬆(QE),M2開始迅速增長。2020年疫情後,M2在一年內大幅上升25%,創下曆史最快增速;2022年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後,增速有所放緩。
• 歐元區:2002年歐元區廣義貨幣M3約為5.8萬億歐元,2024年達到約16.3萬億歐元,增長約2.8倍,年化增速約5%。歐債危機(2010-2012年)後,歐洲央行長期維持低利率,2020年疫情後推出大規模購債計劃(PEPP),推動了M3的增長。
• 日本:2002年日本M2約為1000萬億日元,2024年約為1600萬億日元,增長約1.6倍,增速相對較為緩慢。
• 中國:2000年中國M2規模為13.8萬億元,2024年3月已接近300萬億元人民幣,增長約21.7倍,增速較快。
貨幣增長的原因包括:
• 經濟增長的需求:經濟發展需要相應的貨幣供應支持。例如,2000年至2022年間,中國M2年均增速約14.4%,名義GDP年均增長約12%,高經濟增長需要高貨幣增長相匹配。日本和韓國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也都出現過M2快速上升的現象。
• 貨幣政策的影響: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歐美國家為刺激經濟大幅降息,采取寬鬆貨幣政策。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通過量化寬鬆等措施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推動M2增長。例如美國在2008年後實施多輪QE,2020年推出無限QE,促使M2快速增加。
• 資產貨幣化進程:資產從低流動性、非交易狀態向高流動性、可頻繁交易狀態轉變,需要貨幣供給的支持。在中國,企業債權和股權融資規模持續擴大,土地開發進程加快,房地產市場發展等因素都提高了資產貨幣化程度,從而帶動M2增長。2000年初,中國A股總市值僅約4萬億元,2023年已達到132萬億元,年融資額和成交量大幅上升,這些都需要大量貨幣供給來支持。
• 全球貨幣體係的影響: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國存在超發貨幣的動機,而其他國家則被動吸納這些美元,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全球貨幣供應量增加。美國通過巨額經常賬戶逆差將過剩流動性傳導至其他國家,推升了其他經濟體的M2。
展望未來,多國政府繼續實施赤字財政政策,增發貨幣成為重要的融資手段,預計M2增長仍將持續,有利於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此外,最新數據顯示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35年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明顯表達出對美元和美債的不信任。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金礦股近期表現甚至比金價更為強勁。通常市場認為黃金漲勢具有長期性時,資金才會大舉投入金礦股,這表明市場預期金價在創新高後,仍具備較好的上漲空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