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交易形態存在偏差
很多交易者在初入市場的時候,是從學習日本蠟燭圖技術入手。這類書籍確實適合入門階段,能夠幫助新手理解K線及其組合所釋放的市場信號,並據此作出交易決策。例如,當出現“看跌吞沒”時,部分投資者會選擇做空;而在“早晨之星”形態出現後,則可能進場做多。不可否認,依靠形態進行交易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
無論是反轉的K線形態或者持續性的中繼形態,在實際操作中都可能帶來盈利機會。然而,單純依賴形態交易往往是一種概率行為,且該概率並不穩定,交易結果容易出現偏差。那麼,當嚴格按照形態執行交易計畫,績效還不盡如人意時,要如何提升判斷與操作的準確性?
關鍵在於引入趨勢研判系統。很多形態交易失敗的案例,究其根源是缺乏對整體趨勢的識別與遵循。
為形態交易加個保障
為形態交易注入“趨勢要素”,實則是為操作增加一層保障。這個保障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順勢交易,也就是說在運用形態去進行交易的時候,先確定行情處於什麼樣的趨勢當中。
趨勢到底是漲是跌,不是我們的想像能判斷和分析的,而必須有一個標準。雖然每個人對一個趨勢所形成的標準各異,但操作中每個人都必須建立一套判斷趨勢是否成立的機制。
交易形態和交易模式配合運用
簡單來說,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先確定一個趨勢,這個趨勢可以從均線上判斷和確定,注意不是一個反轉形態出現就意味著趨勢的形成。
在趨勢確認的基礎上,等待價格出現回調或反彈形態。這類形態並不是由一兩根K線簡單構成,而需要結合位置、幅度與結構進行綜合判斷。
在確認出現的形態是趨勢的回調或者反彈而不是反轉之後,再考慮介入市場。這個時候,如果加入均線等趨勢指標進行過濾,入場成功率將顯著提高。
最後,投資者還必須注重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合理配置倉位、制定清晰的交易計畫,才能在可控風險範圍內爭取穩定收益。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載請注明。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