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4月28日訊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的一份新報告,食品、能源和金屬價格在2023年可能會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仍高於疫情前水準,通脹壓力仍居高不下,消費者可能不會感受到多少緩解。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一直承壓,能源、食品和金屬價格自年初以來都出現了大幅下跌。世行在週四發佈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表示,隨著市場全面感受到俄烏衝突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自1月份以來已經下跌了14%,目前比去年6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低32%。世行目前預計,大宗商品價格今年將下跌21%,這將是疫情以來的最大跌幅,然後在2024年企穩。該行指出,今年以來金屬價格上漲了約10%,但這是由於去年年底金屬價格出現下跌,當時美元走強以及需求擔憂打擊了金屬價格。該行預計,由於全球需求疲軟,非能源大宗商品的價格今年將下跌10%,2024年將進一步下跌3%。
一般而言,當經濟衰退擔憂加劇時,需求走弱會令大宗商品(如能源、金屬等)的價格會出現降溫,但黃金等避險商品除外。不過,該行預計,在今年剩餘時間裏,能源價格將保持穩定,並有可能會在2024年上漲。世行指出,貿易流向的改變有助於降低大宗商品價格,俄羅斯的能源和礦產現在從歐洲流向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煤炭和天然氣市場在貿易流向方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首先,俄羅斯和OPEC的石油供應可能會低於預期。此外,信貸條件收緊可能會阻礙石油或煤炭公司在其他地方增加供應的能力,對化石燃料的更嚴格監管也可能會阻礙對該領域的投資。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更多精彩資訊
盡在「百利好環球」APP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