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半球春暖花開後,天然氣一路落寞,不再是新聞中的頭條,價格也是一路橫盤,已經回到歷史價值區間,算是估值的正常修復,估值修復加上消費淡季,共同導致天然氣價格難有大的起色,甚至在下一個取暖季到來之前,天然氣價格可能都會保持低迷。
天然氣供需格局存變數
俄烏衝突造成天然氣價格發生革命性變化,擾亂了世界天然氣固有供需格局,也很可能為以後的變局埋下伏筆,由於歐洲和俄羅斯的緊張局面,歐盟為首的國家開始尋求對俄羅斯天然氣脫鉤,一年之內要減少100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直接表現就是,2022年歐洲天然氣消費量下降530億立方米,降幅高達9.3%,全年消費量僅為5000億立方米。歐盟積極推動削減用氣需求,各國甚至達成一系列相關協議,同時歐洲重啟煤電核電、開啟“油代氣”、加大可再生能源生產,替代了上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些努力和投資很可能影響今後的天然氣需求,電站一旦開啟也就意味著要長期運行。
2022年全球其他地區的天然氣消費也較為低迷,中亞-俄羅斯下降3.8%,中南美、非洲分別下降3.4%和1.8%,全球天然氣第一大消費區的亞太保持零增長,消費量保持在9180億立方米。今年一季度世界各地的GDP增速不甚理想,一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1%,顯著低於去年四季度的2.6%和市場預期的2%。日本一季度GDP為1.16兆美元,同比下降了1%世界經濟依舊難以樂觀,今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很難超過去年。
全球產能回升 供應不再緊張
去年全球天然氣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就是俄烏衝突,衝突直接促成歐洲在世界範圍內的搶氣,造成短期內的供應緊張,數據顯示,2023年預計全球天然氣產量為4.29萬億立方米,增速提高至1%,增加的產量主要來自美國和中東,全球計畫投產LNG液化產能1553萬噸/年,可能實際增加1017萬噸/年的供應能力,將極大緩解全球液化天然氣的供應能力。
今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可能恢復增長,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全球天然氣需求量為4.03萬億立方米,增速0.7%,基本恢復至2021年水準。需求量低於產量,全球可能出現供應的溫和過剩。天然氣價格的風暴之眼——歐洲,今年的天然氣需求可能下降3.9%,歐洲的天然氣高庫存很可能會降低國際天然氣購買量,截至一季度末,歐洲天然氣庫存絕對值達到625億立方米的水準,同比增加340億立方米。在取暖季結束的情況下,天然氣庫存仍保持在55%以上,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可能依然存在缺口,但明顯已緩解,世界整體產能已能覆蓋其缺口。
技術面上,日線天然氣長期橫盤震盪,K線實體較小,上攻與下跌都呈現無力姿態,均線系統開始走平,未來大概率繼續維持震盪走勢,出現單邊的概率較小。建議關注上方2.95美元一線的壓力和下方2美元一線的支撐。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庫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