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現代社會,隨著通信技術大發展,人們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地球村”的概念,雖遠隔萬裏,但可以通過通話或視頻實現“秒到”,也正因為如此,人們認為古代所謂的“資訊差”已不復存在。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古人為今人留下了眾多史學巨著。比如,被稱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被列為編年體史書之最的《資治通鑒》,還有曠古絕今的兵家巨著《孫子兵法》……
《史記》列傳卷第一百二十九回是《貨殖列傳》(最後一回是《太史公自序》),說的是歷史上的社會經濟規律。《史記》把《貨殖列傳》放在最後,最醒目的位置,目的就是告訴後人,經濟是國家的命脈。
對傳統文化不懂的人可能還會嘲笑,《史記》把《貨殖列傳》放在最後,明顯就是不看重嘛。實際上,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太重要所以要放在最後。
現代社會,之所以與過去千年的古人社會有如此巨大的不同,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發達程度。
《孫子兵法》被譽為古往今來第一兵書著作,短小精悍(全文僅6000餘字),共十三篇。那麼,最後一篇《用間》說的是什麼呢?所謂“用間”,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在戰爭中要高度重視情報和資訊搜集,以情報和資訊來指導軍事行動。
《用間》開頭寫道:“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大致的意思是說,戰爭是一件耗資巨大的事情,對國家和社會影響也非常大。
隨後又寫道:“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意思是說,戰爭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目的就是“爭一日之勝”。在如此緊要的情況下,卻要吝嗇金錢,不去把情報工作做好,那麼簡直是愚蠢到家了。
通過《史記》和《孫子兵法》,大家對現代金融市場的投資工作,是不是有很大的啟發?
有多少投資者,為了省下一點小錢,不去訂閱最好的雜誌、報紙,不去接觸有品質(付費)的觀點,不去買專業的金融資料庫,反而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財經新聞上?
又有多少投資機構,為了省下一點成本,不去雇傭高水準的金融分析人員、不給最好的投資經理以足夠的激勵?
從資訊的角度,市場上流行的資訊和實際有效的資訊,二者之間往往是有非常大的差別。
在今日的資本市場中,有太多的投資者,天天聚焦那些市場上熱門的財經新聞,只是這些“流行”資訊又能為他們的投資決策帶來多少真正的幫助呢?
那些聰明的投資者,則深諳《孫子兵法》中“用間”的重要性,竭盡所能獲取有效資訊,從而得到超額的投資回報。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庫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