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市場聚焦於美國最新的貿易摩擦威脅和美聯儲的政策動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計劃對所有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關稅,並表示將對所有向美國產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報復措施。此舉引發市場震蕩,尤其是在亞洲,商品貨幣如澳元、加元一度走低,但中國公布的樂觀通脹數據幫助澳元迅速反彈。
貿易摩擦升級,市場情緒不穩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使得全球市場投資者情緒複雜。倫敦富時指數期貨小幅上漲,而澳大利亞股市則對新的關稅消息反應冷淡。與此同時,美國對伊朗原油出口實施新制裁,以及中國通脹數據回升,支撐了油價,部分抵消了金屬價格疲軟的影響。上周,美國原油價格一度跌至70美元/桶的心理關口后反彈,而中國經濟的企穩跡象可能為油價提供底部支撐。
德國方面,最新數據顯示,德國對美貿易順差創下新高,而這恰逢特朗普將目光投向歐洲,歐洲投資者對潛在的美歐貿易摩擦憂慮加劇。目前,歐洲股市仍維持穩健表現,今年以來歐洲Stoxx 600指數上漲近7%,遠超美國標普500指數2%的漲幅。然而,歐元兌美元持續走弱,市場預期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政策分歧將對歐元形成壓力。
美國經濟數據複雜,利率政策難測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遠未達到市場理想狀態。儘管1月新增就業數據放緩,但工資增長卻意外加速。此外,最新的美聯儲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債務激增,信用卡違約率依然居高不下,進一步加大美聯儲決策的不確定性。
受此影響,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30%,10年期收益率突破4.50%。市場預計,美聯儲在6月前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較大,但6月降息仍是「五五開」的局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本周二、周三進行半年度國會證詞,投資者將關注其對經濟和通脹的最新表態,以尋找未來貨幣政策的線索。
美股回調,科技股承壓
受就業數據影響,美股市場上周五表現低迷,標普500指數下跌0.95%,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1.30%。以科技巨頭為主的「七巨頭」(Mag7)股票表現疲軟,相關ETF上周五下跌2%,全周累計下跌2.41%。儘管這些科技公司的財報表現穩健,但高昂的AI投資成本和增長放緩拖累了股價表現。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長仍主要依賴於私人和公共債務擴張,而特朗普的移民驅逐計劃和大規模關稅政策可能在未來推高通脹。此外,加州山火或導致新車和二手車價格上漲,禽流感影響下雞蛋價格大幅飆升,進一步增加通脹壓力。如果本周美國通脹數據超預期,或鮑威爾釋放鷹派信號,美元需求將增強,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下降。
全球市場展望
本周市場關注的核心數據包括美國1月CPI數據、美國零售銷售數據以及歐洲的四季度就業數據。此外,慕尼黑安全會議將於周五召開,俄烏衝突及相關和平談判或成為會議焦點。
總體來看,全球市場正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貿易緊張局勢、美聯儲政策走向以及經濟增長前景的複雜性,使得投資者需保持謹慎,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和經濟數據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