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1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2%,創下19個月以來的新高。這一數據增強了市場對日本央行將繼續加息的預期,儘管當前利率水平仍然較低。
數據表現與市場反應
1月核心CPI同比增幅高於市場預測的3.1%,而12月的增幅為3.0%。數據公布后,債券收益率上升,反映出市場對日本央行可能加大加息力度的預期。兩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較周三上升1.0個基點,報0.830%,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瑞穗證券市場經濟學家Ryosuke Katagi表示:「雖然服務業通脹並未顯著加速,但商品通脹也未放緩。日本央行可能會認為價格走勢與其預測一致,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利率。」
通脹驅動因素
日本央行密切關注的剔除生鮮食品和燃料成本的CPI在1月同比上升2.5%,這是自2024年3月以來的最快增速。數據顯示,燃料和食品價格居高不下,1月能源成本上漲10.8%,而大米、蔬菜等食品價格也持續攀升。這使市場對成本推動的通脹壓力是否會消散產生了懷疑。
相比之下,1月服務業通脹率為1.4%,較12月的1.6%有所放緩。儘管如此,日本央行認為,穩健的工資增長將促使服務業企業轉嫁勞動力成本,成為未來通脹的主要驅動力。
經濟背景與政策展望
日本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環比增長年率達2.8%,得益於企業支出和消費的強勁表現。這為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提供了支持。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表示,如果工資增長持續支撐消費,並允許企業繼續加薪,他將準備進一步提高利率。
日本央行在1月已將短期利率從0.25%上調至0.5%,顯示出其對實現2%通脹目標的信心。近三年來,日本通脹率一直超過這一目標,凸顯出通脹壓力的持續上升。
市場預期
接受路透調查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今年將再加息一次至0.75%,最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實施。這一預期與日本央行審議委員高田創等決策者的鷹派言論相呼應。
總結
日本1月核心CPI的強勁表現增強了市場對日本央行繼續加息的押注。儘管服務業通脹有所放緩,但商品通脹和能源成本的上升仍對通脹構成壓力。隨着經濟表現穩健和工資增長的支持,日本央行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持續的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