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特朗普汽車新政或"反噬"鐵杆選民,美國工薪階層為何成為最大輸家?

智昇 資訊
2025-04-01 15:01:20
當特朗普揮舞25%汽車關稅大棒時,最沉重的打擊或將落在其最忠實的支持者肩上。最新分析顯示,這項旨在"保護美國製造"的政策,反而會讓工薪階層陷入"新車買不起、二手車漲不停"的雙重困境,徹底暴露貿易保護主義的經濟悖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低價車市場的殘酷現實

在平均新車價格逼近5萬美元的今天,美國市場僅存16款3萬美元以下的車型——其中15款產自墨西哥、韓國或日本。AutoForecast Solutions數據顯示,日產、現代等品牌的入門車型幾乎全部海外生產。這種產業格局意味着:25%關稅要麼直接淘汰經濟型車,要麼將價格推高至目標群體難以承受的水平。正如分析師Fiorani警告:"價格普漲將把更多買家趕向二手車市場,引發連鎖漲價。"

特朗普選民的經濟困境

愛迪生民調顯示,特朗普在年收入5萬美元以下選民中支持率達50%,在無大學學歷群體中更高達56%。這些依賴經濟型汽車的群體,將首當其衝承受關稅衝擊。Cox Automotive測算顯示:加拿大/墨西哥產汽車將漲價6000美元,相當於低收入家庭半年儲蓄。更諷刺的是,當特朗普聲稱"不在乎車企漲價"時,其支持者正面臨"棄購新車或縮減其他開支"的艱難抉擇。

產業轉型的代價轉嫁

底特律三巨頭早已戰略放棄入門市場——通用、福特停產多數經濟車型,專註利潤豐厚的皮卡/SUV。這種產業空心化使得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供給學派經濟學家Laffer在報告中直言:"購買力下降將導致家庭推遲大額消費",最終拖累整體經濟。儘管特朗普堅信關稅能振興美國汽車業,現實卻是本土車企已無意願重返低端市場。

總結

這場關稅風暴正在形成典型的"政策迴旋鏢"——本應受保護的群體反而成為最大受害者。當工薪階層發現"美國優先"變成"購車無門",當二手車市場因需求激增而價格失控,特朗普或許終將明白:在全球化分工根深蒂固的今天,貿易戰從來沒有真正的贏家。這場以保護為名的戰役,最終買單的恰是那些投票支持"改變"的普通家庭。

分享至:
上一篇

破關鍵支撐后,澳元/美元或臨更大跌勢?

美國一季度GDP數據前瞻:經濟學家預計僅增長0.3%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咨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