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美國通脹已顯示出緩解的跡象,但新的關稅和政策不確定性給交易員帶來了新的風險。由於3月份的CPI數據預計將證實通脹降溫趨勢,市場目前正在重新評估全面貿易措施的通脹影響以及美聯儲可能的應對措施。
關稅實施前通脹已經降溫
3月份CPI預計將顯示年通脹率從2月份的2.8%降至2.6%。核心通脹率預計將略降至3.0%。能源和汽油價格的放緩推動了這種溫和態勢,整體通脹率月環比漲幅僅為0.1%,核心通脹率月環比漲幅為0.3%。這些數據表明,美聯儲在朝着2%的目標前進方面取得了持續進展,並強化了疫情后的反通脹趨勢。但商品價格在2月和3月已經開始走強,這引發了早期擔憂,即隨着新政策生效,降溫趨勢可能會逆轉。
關稅帶來直接和間接的價格壓力
隨着特朗普總統關稅政策的實施,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包括對中國商品、鋼鐵和鋁徵收20%的關稅,以及4月4日生效的汽車關稅。對眾多貿易夥伴的額外「對等」關稅加劇了通脹預期。瑞銀警告稱,如果這些措施得到全面執行,通脹可能會接近5%的峰值。凱投宏觀則給出了更溫和的觀點,認為通脹可能在4%左右見頂。
預計關稅將通過進口成本和美國國內供應鏈成本的增加來推高價格。服裝、電子產品和汽車等類別已經出現了早期的通脹跡象。中國和歐盟的報復也在升級,不過白宮為回應全球的強烈抗議,短暫地將一些關稅削減至10%。
美聯儲面臨著一個兩難的政策環境
美聯儲現在處於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抬頭的兩難境地。在關稅消息公布之前,市場已經預計年中開始進入降息周期。交易員現在認為,5月份降息的可能性為33%,到年底有四次降息的可能性為63%。然而,鮑威爾主席已經表明了謹慎的立場,他以不確定性為由,敦促保持耐心。美聯儲會議紀要承認了關稅的通脹影響,並報告稱一些公司已經在轉嫁更高的成本。
市場預測
通脹近期的降溫可能很快會讓位於關稅驅動的價格飆升。由於美聯儲不願過早採取行動,交易員應該為更高的消費者成本、更大的波動性以及對即將公布的CPI和美聯儲決策日期更加敏感做好準備。觀望態度仍然是央行的姿態,但市場風險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