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4月21日)再度向美聯儲"開炮",他在社交媒體發文要求立即降息,並嚴厲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反應遲緩可能拖累美國經濟。這場總統與央行之間的激烈交鋒引發金融市場震蕩,更牽動着美國經濟走向的關鍵抉擇。
總統與央行的激烈交鋒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火力全開:通脹風險已經消退,但經濟放緩近在眼前!除非「太遲先生」(暗指鮑威爾)現在就採取行動,否則我們將付出慘痛代價。
這番言論直指美聯儲5月利率決議前的敏感時刻。分析人士指出,這已是特朗普第16次公開施壓美聯儲,其試圖干預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做法正在華爾街引發恐慌。
政策分歧背後的經濟隱憂
特朗普政府認為,迅速降息能夠緩解其關稅政策對經濟的衝擊,避免經濟硬着陸。然而,美聯儲決策層卻擔憂,進口關稅可能重新推高通脹至4%甚至更高水平,因此堅持"觀望"策略。
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在CNBC採訪中強調:"我們需要評估關稅對供應鏈的連鎖反應,貿然行動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通脹。"
市場震蕩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總統的強硬表態立即在市場掀起波瀾。標普500指數當日暴跌2%,美債收益率持續攀升,消費者信心指數也跌至三個月低點。
與此同時,世企研最新數據顯示,3月領先指標下降0.7%,製造業疲軟與股市下跌形成雙重壓力,促使經濟學家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35%。
總結
隨着5月6日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這場"降息博弈"已演變為美國經濟決策層的重大危機。特朗普持續挑戰央行獨立性的做法,不僅威脅到23萬億美元國債市場的穩定,更可能重塑全球投資者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任基礎。在通脹迷霧與經濟放緩的雙重風險下,美聯儲的每一個決策都將牽動2025年美國經濟的命運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