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5月8日),英國央行(BoE)于北京時間19:02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4.25%,符合市場預期。然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以7:2的投票結果顯示出分歧,較市場預期的鷹派傾向更強:兩名委員主張維持利率不變。
英鎊兌美元短線飆升約80點,最高觸及1.3322,隨後穩定在1.3320附近;英國國債期貨下跌約50點。本文將剖析市場反應,對比公布前後的觀點,並評估未來趨勢。
市場背景與即時反應
英國央行此次決定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國內挑戰加劇的背景下做出的。英國通脹近期有所緩解,3月 headline CPI 從2.8%降至2.6%,核心CPI回落至3.4%。然而,經濟增長依然低迷,首季GDP預計增長0.6%(3月預測為0.25%),但二季度僅增0.1%,且面臨下行風險。外部壓力,尤其是關稅相關擔憂,進一步模糊了前景,促使英國央行採取偏鴿派但謹慎的政策MPC最新預測反映了這種平衡:2025年GDP增長預期上調至1.0%(此前為0.75%),2026年下調至1.25%(此前為1.5%)。通脹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達到3.5%的峰值,低於此前預測的3.75%,一年後CPI預計為2.4%,兩到三年後穩定在1.9%。
市場對這一決定的反應迅速。MPC 7:2的投票結果——曼恩(Mann)和皮爾(Pill)主張維持利率,丁格拉(Dhingra)和泰勒(Taylor)支持更大降幅(50基點)——令部分交易員意外,因為公布前市場普遍預期更一致的鴿派信號。
此前經濟學家一致預計降息25個基點,理由是經濟疲軟。然而,鷹派分歧引發了利率預期重新定價,英國國債期貨下跌50點,反映債券拋售和收益率上行。英鎊兌美元短線跳漲80點,顯示市場重新評估了寬鬆預期,與公布前GBP/USD在1.3300附近盤整的態勢形成對比。
市場動態與情緒變化
英鎊兌美元的走勢凸顯了國內政策信號與外部因素的博弈。公布前,英鎊兌美元受美元強勢和關稅不確定性壓制,從4月28日三年高點1.3440回落至1.3300附近。鷹派投票分歧為英鎊提供了短暫提振,市場將其解讀為對激進寬鬆的謹慎態度。交易員下調英國央行降息押注,預計6月份降息概率為20%。
債券市場也反映了這一重新定價。國債期貨下跌顯示收益率上行,投資者調整了對英國央行限制性政策逐步撤回的預期。
部分投資者對投票分歧感到意外,一位用戶稱「意外的鷹派」並質疑英國央行是否在支持增長方面「落後」。另一些交易者則因英鎊上漲視決定為穩定因素,稱若美元持續疲軟,GBP/USD可能測試1.3400。
然而,散戶中也存在懷疑,部分投資者認為英國央行的謹慎表態低估了關稅對增長的風險。這種情緒與公布前散戶的鴿派信心(如預測6月進一步寬鬆)形成反差,顯示市場對未來降息節奏的不確定性上升。
對美聯儲預期與市場影響
英國央行的決定也影響了對美聯儲政策路徑的預期。與英國央行不同,美聯儲2025年維持利率在4.25%–4.5%,主席鮑威爾因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脹而持謹慎態度。英國央行的降息凸顯了政策分化,英國經濟疲軟需要寬鬆,而美國增長韌性允許美聯儲按兵不動。這種分化短期內支撐了英鎊,因為市場預期利率差縮小。然而,交易員對關稅引發的增長擔憂保持警惕,一家機構賬戶指出,除非美國數據走軟,否則英鎊兌美元漲幅可能受限。
從市場角度看,英國央行的謹慎指引降低了激進寬鬆預期。MPC強調政策「非預設路徑」並需保持限制性直至通脹風險消退,表明後續行動將更審慎。這與歷史模式一致:自2024年8月以來,英國央行已降息100個基點,但每次均伴隨漸進警告。相較於美聯儲的穩健立場,英國央行的路徑反映了對增長停滯的更迫切應對,但鷹派投票分歧顯示內部對通脹與衰退風險的權衡存在爭議。
未來趨勢展望
展望未來,市場將面臨國內與全球因素的複雜交互。英國央行的最新預測——2025年GDP增長1.0%,2026年1.25%,2025年第三季度通脹峰值3.5%——表明經濟緩慢復蘇但價格壓力持續。2026年失業率預計升至5.0%,工資增長放緩至2.75%,顯示勞動力市場降溫,可能支持進一步寬鬆。然而,MPC的鷹派分歧和貝利的謹慎表態暗示後續降息將取決於數據,尤其是通脹和全球貿易進展。
對英鎊兌美元而言,短期內可能在1.3260至1.3440區間盤整,若賣壓加劇,200日均線1.2855為關鍵支撐。突破1.3440可能測試2022年高點1.3748,但需美元持續疲軟或美聯儲鴿派信號支持。債券市場可能繼續調整收益率,國債期貨對利率預期變化敏感。顯示交易員預期波動加劇,散戶在看漲英鎊與擔憂外部風險間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