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經濟正面臨來自國內外的雙重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宣布的高額關稅政策,給日本出口導向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消費持續低迷,企業破產潮愈演愈烈。據民間智庫Teikoku Databank最新調查顯示,4月份日本企業破產數量同比激增8.7%,達到826家,這已是連續第36個月增長。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服務業和零售業的小微企業正成為破產重災區。
更嚴峻的是,路透社調查顯示,日本第一季度經濟很可能出現一年來的首次萎縮。本周五即將公布的GDP初值數據,或將印證這一悲觀預期。在此背景下,反對黨和部分執政黨議員強烈呼籲政府下調消費稅稅率,以緩解民眾生活成本壓力。目前日本一般消費稅率為10%,食品稅率則為8%。
石破茂的"精準施策"經濟對策
面對經濟困局,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在國會作出重磅表態。他明確表示政府已準備好採取"額外措施"來抵消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但同時對調降消費稅持謹慎態度。
在刺激政策方面,石破茂強調將採取"精準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的策略。他表示:"政府將毫不遲疑地採取額外措施",但這些措施必須"針對受影響最嚴重的家庭",而不是普惠全民。當被反對黨議員問及是否會削減食品消費稅時,首相明確回應:"重要的是向最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暗示不會採取全面降稅措施。
堅守消費稅背後的財政困境
石破茂拒絕降稅的表態背後,是日本嚴峻的財政現實。他尖銳指出:"談論減稅很容易,但如果不討論如何支付社會福利和養老金成本,那就是不負責任。"目前日本公共債務已達GDP的兩倍,在主要經濟體中高居榜首。隨着人口老齡化加速,社會福利支出持續攀升,財政狀況日益吃緊。
更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正在加劇財政壓力。隨着債券購買規模縮減和短期利率上調,政府融資成本持續攀升。本月超長期國債收益率已飆升至20多年新高,反映出市場對日本財政健康狀況的深切擔憂。特別是在7月參議院選舉臨近之際,政界減稅呼聲導致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
結構性矛盾下的艱難抉擇
當前日本經濟正陷入結構性矛盾:一方面需要刺激消費復蘇經濟,另一方面又受制於巨額債務難以施展拳腳。石破茂政府的應對策略顯示出明顯的權衡取捨——通過精準施策緩解短期陣痛,同時堅守財政紀律避免長期風險。
首相特別指出,雖然部分國家實施了食品稅減免,但日本現行稅率已處於較低水平。這番表態暗示政府更傾向於採取臨時性補貼等靈活手段,而非永久性減稅。分析人士認為,在周五GDP數據公布后,政府可能推出針對特定行業和弱勢群體的救助方案,但大規模財政刺激或全面減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正在走一條充滿挑戰的平衡木。如何在刺激經濟與財政可持續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考驗石破茂政府經濟治理能力的關鍵課題。隨着7月參議院選舉臨近,這場經濟政策博弈還將面臨更多政治考量,其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石破茂表示將採取「額外措施」應對美國關稅衝擊,如果政府很快推出針對性補貼或企業救助計劃,可能短暫提振市場信心,降低避險情緒,從而抑制日元過度升值。目前來看,日元仍受制於「低利率+高債務」的結構性矛盾,除非日本經濟出現明顯復蘇或央行大幅轉向,否則日元難有趨勢性升值,反而可能因財政擔憂而長期承壓。
北京時間16:15,美元兌日元現報14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