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英國長期通脹挂鉤債券收益率突破三年前國債市場崩盤時的高點,成為英國政府面臨的又一不受歡迎的市場里程碑。
30年期通脹挂鉤債券收益率(通常稱為實際收益率)攀升至2.56%,創1998年以來新高。這一數字超過了2022年9月創下的紀錄,當時前首相利茲·特拉斯的經濟計劃曾引發採用槓桿策略的養老基金競相拋售。普通國債收益率亦同步上漲。
借款成本上升(周一併無明顯誘因)給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帶來更大壓力,其即將在秋季預算案中尋求節支方案已面臨重重阻力。鑒於上月政府因議員反對被迫撤回福利改革,新預算案恐將再遇政治阻力。
30年期普通國債收益率上漲5個基點至5.62%。該收益率4月曾觸及5.66%,同樣為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
加拿大皇家銀行策略師梅古姆·穆希克指出:「長端收益率正與短端脫錨。」他將結構性通脹高企視為主要推手,並表示:「這與全球金融危機至2020年間的情形截然相反」,當時「長端收益率持續走低」。
經濟學家預測,英國政府可能很快需要加稅以遵守其自設的財政規則。財政大臣里夫斯與首相斯塔默始終受制於債券收益率波動——因為政府借貸成本是財政測算的關鍵變量。
收益率突破2022年市場動蕩峰值還具有政治敏感性。執政黨工黨常以特拉斯「迷你預算案」的災難性後果為例,抨擊保守黨對經濟和財政的治理失當。
需要明確的是,當前情況與2022年截然不同。彼時實際收益率在數日內從負值飆升至歷史高位(單日最大漲幅達76個基點),而本輪攀升則是漸進式的。且這一現象並非英國獨有。
其背後反映的是:定額收益養老基金對此類證券的需求減弱,以及全球投資者對承擔久期風險要求更高補償。即便在包括英國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降息背景下,長期債券收益率仍持續上行——儘管市場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正在降溫。周一交易員削減了對年內再次降息25個基點的押注,利率互換合約顯示這一概率已不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