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日元于周四(8月21日)歐市盤初窄幅震蕩於147.55附近。美元指數(DXY)於98.30關口附近徘徊,市場將密切關注鮑威爾表態,以獲取美聯儲是否會在九月政策會議上降息的關鍵線索,美元的相對強勢是主要外部因素之一。
周四交易時段,8月標普全球PMI初值(北京時間21:45)或將撼動美元走勢。
日本方面,金融市場參与者正嚴陣以待周五亞盤公布的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濟學家預測,剔除生鮮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幅將溫和維持在3%水平。
美元兌日元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
美聯儲政策預期與鮑威爾講話:這是當前市場的焦點所在。交易員希望從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的講話中,尋找美聯儲9月及此後貨幣政策的更多線索。目前市場對美聯儲降息存在一定預期,但其具體的措辭和態度將極大影響美元走勢。
日本央行政策預期:市場對日本央行年內再次加息的預期也在升溫。這意味着美日兩國央行之間的貨幣政策差異可能縮小,理論上會給日元提供支撐。
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如對鋼鐵鋁製品加征關稅並考慮擴大範圍)以及俄烏衝突局勢的發展,都會擾動全球市場風險情緒,進而影響作為傳統避險貨幣的日元。
日本經濟數據表現:近期數據顯示,日本7月對美國出口額同比大幅下降10.1%,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遭受重創。這類疲軟的貿易數據會給日元帶來壓力。
後市展望
短期內,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的講話基調。
若其釋放鷹派信號(如對降息表示謹慎),美元可能走強,匯價或上探區間上軌甚至更高。
若其表態偏鴿(如暗示即將降息),美元可能承壓,匯價則可能測試下方支撐,甚至跌向145.00關口。
中長期看,美日兩國利率政策的實際演變以及全球經濟的整體健康狀況將是更為持久的主導因素。
日本央行的政策傾向轉為更偏鷹派
據路透社消息,近幾個月來,植田和男已成為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九位委員中立場較謹慎的成員之一,他對美國關稅對經濟影響的擔憂可能會對那些呼籲進一步加息的決策者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
日本央行最近發佈了一份展望報告,其中的一項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他對關稅可能衝擊日本經濟的謹慎態度,這或會使該央行對下一次加息時機的決定變得更加複雜。
一位了解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表示:「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降低了有關關稅的不確定性,但並未消除。」
植田在央行內部面臨的壓力着越來越大,要求他更加關注國內通脹壓力。
日本央行7月會議紀要顯示,食品通脹率居高不下,促使日本央行部分委員警告可能出現第二輪通脹效應,而這可能為再次加息提供理據。
這些鷹派信號與植田在會後為緩慢加息辯護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他認為聚焦內需和薪資的基礎通脹仍低於日本央行目標。
相比之下,鴿派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都有所下降。今年1月投票反對加息的中村豊明6月退休,接替他的增一行被認為對政策持中性立場。曾力主寬鬆的野口旭也變得更加中立,並在1月投票支持加息。
政策委員會政策傾向的這種轉變使植田和內田真一站到了較偏鴿派的陣營,因為他們的言論繼續側重於日本脆弱經濟的下行風險。
了解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稱,他們的謹慎態度反映出日本央行傾向於等待更多數據,以判斷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經濟是否能經受住美國關稅的打擊。這也反映了日本央行內部持續存在的擔憂,即正如該行經濟學家所預測的那樣,未來數月出口和資本支出受到的衝擊將加劇。
技術分析
美元兌日元近三周來持續在146.22至148.52區間橫盤整理。匯價目前交投於2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47.56附近,預示橫向盤整趨勢延續。
14日相對強弱指數(RSI)在40.00-60.00區間震蕩,表明市場參与者情緒猶豫不決。
若匯價突破7月16日高點149.19,後續或進一步上探150.00心理關口及3月28日高點151.20。
反之,若跌破7月24日低點145.85支撐,則可能下探7月7日低點144.22,繼而考驗7月3日低點143.45水平。
(美元兌日元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15:54,美元兌日元交投於14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