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8日)歐洲時段LME銅價周一小幅沖高,受美元走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倉庫資金流出以及對本月各國進口需求增強的預期支撐。目前銅價小幅回落至持平,至每噸9896美元,周五銅價曾一度上漲1%沖高至每噸10008美元。
銅(COMEX)正處於數十年來波動性最強的工業金屬市場的核心位置,科技敘事,大國需求、政策導向、生產端擾動及機構持倉調整幾大因素交織,共同驅動價格走勢。
AI數據中心銅需求持續攀升能源轉型下全球銅市供需缺口顯著
據機構統計,未來十年間,單是新建AI數據中心的年度銅需求,預計平均將達約40萬噸,其中2028年將迎來需求峰值,約為57.2萬噸;若拉長周期至2035年,該領域累計銅消耗量將突破430萬噸。
而這一需求規模,再疊加電力傳輸、風能、太陽能發電及電動汽車(EV)等領域的銅用量,使得能源轉型背景下的全球銅總需求呈加速上升態勢。
但供應端的擴張進度卻大幅滯后:即便將現有礦山擴建計劃納入考量,到2035年全球銅產量預計僅能達到約2900萬噸,同期需求卻可能攀升至3500萬噸,供需缺口將高達600萬噸。
對於機構投資者、數據中心運營商及政策制定者而言,AI推動的用電負荷增長,與多年來採礦領域投資不足的現狀相互疊加,這意味着未來銅市場或將長期處於短缺格局。
關稅重塑美國銅貿易流向提振銅價
在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證實針對銅的「232條款」調查已正式收尾、為夏末前落地相關措施掃清障礙后,高盛集團已將其基準關稅預期上調至50%。這一緊迫的政策時間窗口,已促使出口商加速向美國市場發貨,以規避關稅生效后的成本衝擊。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進口銅徵收50%關稅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期貨價格一度沖高至1.3萬美元/公噸,這一關稅幅度較華爾街此前25%的基準關稅預期翻倍。
該政策衝擊直接導致COMEX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合約間形成大幅套利價差,同時為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討論度。目前倫敦市場銅價徘徊於9700美元/公噸,顯著低於COMEX報價,這一價差暗示各交易所間市場定價錯位風險已明顯升溫。
同時關稅消息公布后,全球最大上市銅礦企業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FCX)股價應聲上漲超2.5%,反映市場對上游礦企的短期樂觀預期。
美國政府出台該政策的戰略邏輯清晰:為汽車製造、國防軍工及電網升級等關鍵領域保障國內銅供應鏈安全。
但從市場影響看,這一舉措將呈現雙向效應——短期內將導致下遊行業面臨銅供應短缺,同時推動銅原材料價格進入結構性上行通道。
礦業巨頭停產抑制銅的上游供應
儘管美國關稅政策佔據市場頭條,但銅供應端的壓力同樣不容忽視。卡普斯通礦業(CSCCF)公告顯示,其位於智利的曼托韋德礦場在8月底突發機械故障,兩檯球磨機驅動電機同步失效。
維修工作預計需耗時四周,在此期間該礦場產能將直接減半。不過,市場對這一短期利空反應有限:卡普斯通礦業股價年內累計漲幅仍達23%,過去一個月進一步上漲14%,核心原因在於投資者更聚焦公司長期增長邏輯。分析師觀點顯示,該股當前估值仍被低估10.7%,公允價格預估為11.10美元/股,其核心支撐是「曼托韋德優化項目」——該項目投產後有望顯著提升礦場處理量,並擴大單位利潤率。
需注意的是,美國亞利桑那州持續乾旱天氣及運營層面的突發問題,仍是可能削弱這一樂觀邏輯的關鍵風險。
機構跑步進場,看好銅價未來發展
伊洛銅業(ERO)近期因機構持倉變動備受關注:683資本管理公司(683CapitalManagement)已將其持股比例削減27.1%,持倉量降至180萬股,對應市值約2180萬美元。
但從整體持倉結構看,該公司機構持股比例仍高達71.3%,這一數據凸顯市場對其基本面的整體信心未改。
具體來看,機構持倉呈現「多空分歧」特徵:德卡德可再生能源合作夥伴有限責任公司(DecadeRenewablePartnersLP)等對沖基金已將持倉比例提升超61%,而GMT資本公司(GMTCapitalCorp)持倉增幅達22.9%,最新持倉量突破690萬股。即「多空分歧」是沒有增加持倉分歧只有增加持倉多少的分歧。
分析師評級方面,當前共識評級為「適度買入」,平均目標價23.50美元,顯著高於其最新交易價14.97美元。
從基本面數據看,伊洛銅業近期財報呈現「盈利超預期、營收不及預期」的分化特徵:每股收益(EPS)0.46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0.33美元;但營收1.635億美元,未能達到市場預期水平,但短期基本面不改機構配置的行為。
中國代表的大國消費驗證銅的需求
中國最大消費國的進口需求也支撐了市場,洋山銅溢價上漲1.8%,至每噸58美元,創三個月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一周新高,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中國買家更具吸引力。
中國8月份未鍛造銅進口量較7月份下降至42.5萬噸,但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銅精礦進口量則攀升至276萬噸,創四個月新高。
澳新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加工費處於低位抑制了冶鍊利潤,但並未能有效抑制中國對銅精礦的進口需求。有利的進口平價和國內產量減弱的前景應該會使9月份精鍊銅進口保持強勁。」
總結:
LME銅目前突破了三角形整理形態,同時完成了回踩,如果向上發展,銅價第一壓力位為9月5日的10008美元即昨日沖高回落走勢的最高點,如果突破成功,有望觸及10221的三角形整理量度漲幅位,為15個月高點,從而有機會挑戰11104的歷史新高。
如果向下發展支撐先看9800的整數關口與三角形上沿交匯處。
從AI科技敘事對銅用量的暴增到到特朗普政府擬徵收50%進口關稅的關稅擾動,到卡普斯通礦業(Capstone)曼托韋德(Mantoverde)礦場停產,再到伊洛銅業(EroCopper)內部人士持倉變動,最後到大國進口情況驗證,目前銅價不僅能在1.3萬美元/公噸價格關口附近創下破紀錄的波動,未來也有可能走出台階式的上漲行情。

(LME銅日線圖)
北京時間19:51,LME銅現報9897美元/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