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預計將在周四(9月18日)維持關鍵利率不變,但會縮減一項旨在削減其政府債券持有量的計劃。隨着國債收益率持續上升,該計劃正受到市場更密切的關注。
近期貨幣政策路徑
英國央行於上月將關鍵利率從4.25%下調至4%,延續了自2024年8月以來的漸進降息節奏。這一寬鬆周期始於2024年8月,旨在應對2022年通脹激增后的經濟放緩。決策者將這一「每三個月降息25個基點」的節奏稱為「謹慎而漸進」。
若央行維持原有路徑,本周四應保持利率在4.25%不變。然而有跡象顯示,央行不僅可能在本次會議上暫緩降息,甚至在11月或12月的會議上可能也不會這樣做。令市場意外的是,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九名成員中有四名上月投票反對降息。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本月早先向議員表示:「關於我們何時以及能以多快速度推進下一步政策,目前仍存在顯著不確定性。」
與美聯儲類似,英國央行正努力平衡就業市場降溫與通脹再度抬升之間的矛盾,後者很大程度上源於政府政策的變化,比如水費上漲和食品包裝新規等。
量化緊縮計劃預計放緩
雖然市場預計關鍵利率不會有任何變化,但他們確實預期英國央行會放慢縮減其英國國債持有量的速度。
這些國債多數購于全球金融危機后推行的量化寬鬆(QE)時期,旨在通過壓低債券收益率刺激經濟。其反向操作——縮減資產負債表——被稱為量化緊縮(QT)。
在截至今年9月的12個月中,英國央行累計減持1000億英鎊國債,規模與上一時期相當。自2022年初啟動QT以來,其國債持倉已從8950億英鎊的峰值降至8月底的5860億英鎊。
根據英國央行8月對市場參与者的調查,市場預計QT速度將顯著放緩至約700億英鎊。決策者也已對外釋放出對調整節奏持開放態度的信號。
這一決定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在於英國國債收益率近期持續攀升,推高了政府發債成本,而此時政府正努力恪守其自設的財政規則。
英國央行削減國債持倉的主要方式為到期不續作,但也包含主動出售。後者會增加市場供應量,批評者認為這可能推高政府借貸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與歐洲央行均未通過出售方式實施QT。
即便完全不主動出售,英國央行僅依靠債券到期自然縮減,也可實現近500億英鎊的年度削減目標。這一方式在推進去負債目標的同時,幾乎不帶來市場擾動風險,與可能衝擊債市的出售操作形成對比。
未來展望
大和資本市場研究主管Chris Scicluna表示:「我認為並沒有迫切的需要推進出售。」
英國央行未明確設定其國債持倉的最終規模目標,僅表示出售操作將是漸進的,「其執行不會擾亂金融市場正常運行」。考慮到當前全球債券市場的波動性明顯高於QT啟動之初,未來一年放緩節奏顯然更為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