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26日)亞市時段美元兌日元高位持穩,現於149.70附近窄幅震蕩,基本守住了前兩個交易日的漲幅,在一系列強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公布后,該貨幣對於周四晚間強勢突破至近兩個月高位,也逼近150整數關口。
當前相關性分析表明,推動價格走勢的是美國利率,尤其是收益率曲線前端,過去兩周其與匯率的關聯度極為緊密。若此情況持續,則意味着周五最可能引發波動風險事件將是美國8月個人消費支出報告。
美聯儲預期主導價格走勢
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定價正在主導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如下圖表綠色部分所示,其與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期間聯邦基金期貨曲線形態的相關係數高達-0.94。
左側圖表直觀展示了這一關係(為便於顯示,對美聯儲預期定價刻度進行了反轉),可見兩者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高度同步。相比之下,同期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以藍色和灰色顯示)與匯率的關聯度稍弱。
而相同期限的美日利差,以及其他傳統驅動因素(如風險情緒和波動率指標),則顯示出遠為微弱或根本無關聯性。
美國數據才是關鍵
這表明,日本近期數據除非出現令人震驚的結果,否則美國數據最有可能成為引發美元兌日元波動的主要催化劑,周五早間的東京CPI驗證了這一點。
市場預計,剔除生鮮食品價格的核心CPI年率將從9月的2.5%加速至2.8%,而進一步剔除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率預計將從之前的3.0%放緩至2.8%,實際均錄得2.5%,數據出爐后,日元短線波動不大。
在上周有兩名日本央行審議委員投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后,需關注當時投票支持將隔夜利率維持在0.5%不變的審議委員野口旭是否會就數據發表相關評論。
實際上,美國日程對美元兌日元的影響更為重要——但這主要源於數據與短期美債收益率的緊密關聯,而未必是核心PCE平減指數本身。儘管PCE是美聯儲偏愛的核心通脹指標,但在當前環境下已很少帶來重大意外。相反,關於未來國內通脹壓力的更強信號,或許來自報告中同時發佈的支出與收入分項數據。若這些數據表現強勁,鑒於其關乎美國經濟體量最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將進一步削弱降息的理由。
無論細節如何,市場將格外關注數據公布后安排發表講話的美聯儲官員。若美聯儲有意傳遞某種信息,更可能通過這些講話而非事先的露面來傳達。
美元兌日元高位企穩
隨着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逐漸小幅減弱,美元兌日元終於突破了自8月初美國7月非農報告發佈以來陷入的橫盤整理區間(145.70-148.50),現企穩於該區間上方。
匯價于周三強勢突破200日移動平均線(148.47),並在周四進一步攻克了上方的149.00阻力位,該水平現在可能轉化為支撐位,為匯價可能將重新測試151.00甚至152.40阻力位提供支撐。
RSI(14)和MACD指標均顯示出上行動能正在增強,這在短期內有利於多頭而非空頭。
儘管價格與動能信號完全偏向看漲,但需注意,今年以來美元兌日元數次站上200日移動平均線(148.47)的走勢都被證明是短暫的。這凸顯出,該貨幣對的長期走勢還需進一步觀察。
(美元兌日元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9:05,美元兌日元現報14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