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0月1日),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棕櫚油主力合約FCPOc3收於4390林吉特/噸,日內上漲38林吉特,漲幅0.87%,終結了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跌態勢。盤中價格在技術性買盤與供應擔憂的共同推動下震蕩走強。
基本面支撐價格韌性
當前市場核心矛盾集中於產地供應壓力緩解與季節性需求的潛在提振。Pelindung Bestari經紀公司董事Paramalingam Supramaniam指出:「低價區域湧現顯著買盤,且目的地市場的粗棕櫚油採購量維持高位。由於季節性因素抑制產量復蘇,至少第四季度難以看到明顯改善,疊加需求韌性,長期價格仍具支撐。」這一觀點直接呼應了日內反彈行情的內在邏輯。
消息面上,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局長Ahmad Parveez Ghulam Kadir本周初公開表示:「隨着印度節日季需求啟動,未來數月出口預計攀升。」作為全球最大植物油進口國,印度自9月末至11月初的密集節日周期,歷來是棕櫚油消費的關鍵驅動力。儘管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因國慶假期休市至10月9日,削弱了亞洲時段的跨市場聯動,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油合約當日0.38%的漲幅,仍為棕櫚油提供了比價優勢。
宏觀環境與資金動向
原油市場的波動為棕櫚油生物柴油需求帶來不確定性。近期國際油價在連續下跌后趨於平穩,OPEC+計劃下月擴大增產規模,但美國與亞洲經濟數據顯露需求疲軟跡象。若原油持續走弱,將削弱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經濟性。此外,林吉特兌美元匯率微升0.02%,雖小幅增加進口成本,但未對買方採購意願產生實質性壓制。
技術結構與市場情緒
從技術層面觀察,棕櫚油合約日線布林帶中軌與下軌分別位於3964林吉特與3809林吉特附近,當前價格已脫離超賣區間。MACD指標雖仍處於負值區間,但柱狀線收窄至-32.95,顯示下跌動能減弱。部分交易員認為,若價格能穩固於4350林吉特支撐位上方,短期或進一步上探4450-4480壓力區域。
機構觀點聚焦長期邏輯
儘管短期供需格局偏強,知名機構提醒需警惕宏觀風險。有分析師認為,若全球植物油庫存重建速度快于預期,或原油價格再度下探,可能抑制棕櫚油上行空間。不過Pelindung Bestari方面強調:「生產端恢復乏力與需求韌性的雙重作用,將使價格在長期維度保持堅挺。」這一表述將當前反彈與長線邏輯緊密銜接,避免了單向看漲的片面預期。
結論
綜合來看,棕櫚油市場正從連續下跌中企穩,產地供應約束與節日需求預期構成短期驅動,而原油走勢與貨幣波動則為變量。交易者需關注10月MPOB月報對庫存的驗證,以及印度採購節奏的實質變化。市場下一步方向選擇,將取決於基本面韌性能否抵消宏觀面的潛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