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凌晨,法國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宣布辭職,上任僅27天,成為法國現代史上最短命的總理。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地震讓本已風雨飄搖的法國政局雪上加霜,也給金融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勒科爾尼是馬克龍自2024年年中議會選舉無果以來任命的第五位總理,面對預算赤字高企、債務壓力山大以及議會內左翼右翼的激烈對峙,他試圖促成2026年預算案通過的努力徹底泡湯。這場危機不僅讓法國「難以治理」的標籤更加醒目,還直接衝擊歐元走勢和歐洲金融市場,投資者信心正加速流失。
預算大幅超支
勒科爾尼曾擔任國防部長,也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長期盟友。最終,他未能促成分歧嚴重、派系林立的議會達成足夠共識,甚至連推動2026年預算案通過的基本希望都未能實現。
此前多屆法國政府均未能通過包含削減開支與增稅內容的預算案,導致國內局勢混亂、民眾不滿情緒加劇。9月初,勒科爾尼正是在此背景下就職。
法國需在2024年將預算赤字率降至5.8%,同時處理規模龐大的債務——2024年法國債務規模已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3%。這兩項數據均遠超歐盟規定:歐盟要求成員國預算赤字率不得超過GDP的3%,公共債務規模不得超過GDP的60%。
上個月,惠譽國際評級(Fitch)已下調法國主權信用評級。市場普遍預計,穆迪(Moodys)也將在10月底跟進下調法國評級。
危機波及法國金融市場,企業界投資信心跌至冰點
法國金融市場被這場政治鬧劇徹底點燃。法國30年期政府債券(也稱OAT債券)收益率一度升至4.441%,創下一個月新高,隨後略有回落。基準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攀升至3.5990%,達到10天內高點。與此同時,法國CAC40指數下跌1.6%,歐元兌美元匯率下跌0.7%。
法國銀行股更是慘不忍睹,巴黎銀行(BNP Paribas)暴跌4.5%,法國興業銀行下挫近6%。一位巴黎交易所交易員表示,「投資者已經對法國政壇的反覆無常失去耐心。」
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德國國債的利差拉大到90個基點以上,創下年內新高。SeekingAlpha的分析警告,如果預算危機持續,法國銀行業的信用違約掉期(CDS)成本將進一步攀升,市場波動性指數VSTOXX可能直逼歷史高點。
這場政治危機不只嚇壞了外匯交易員,法國企業界也感受到了刺骨寒意。法國工商協會MEDEF公開警告,持續的政府更迭和預算僵局正讓企業投資計劃泡湯,尤其是製造業和科技行業。
跨國公司已經開始重新審視在法國的擴張計劃,巴黎一家初創企業的CEO在社交媒體發帖抱怨:「政府換來換去,稅收政策像過山車,誰還敢投錢?」
一位法國銀行業高管稱,如果預算案再通不過,企業融資成本將進一步攀升,中小企業可能首當其衝。Seeking Alpha的分析指出,法國銀行股的暴跌只是開端,信用違約掉期(CDS)價格的上升預示着市場對金融體系的信心正在崩塌,這對法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前景是個壞消息。
歐元承壓加劇
勒科爾尼辭職的消息像一記重拳砸向外匯市場,歐元首當其衝。實時數據追蹤顯示,歐元兌美元匯率在10月6日凌晨暴跌0.7%,一度跌破1.1660,觸及一周低點。
彭博社外匯分析師詹姆斯·洛德(James Lord)指出,法國預算僵局和政治不確定性直接削弱了歐元區的核心穩定性,投資者正加速拋售歐元,轉向美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金價借勢衝破4000美元/盎司。
CNBC援引交易員的看法稱,如果馬克龍無法迅速組建新政府,歐元可能在兩周內測試1.15的心理關口,甚至拖累歐元兌日元和瑞郎的走勢。
彭博社分析師團隊認為,如果馬克龍能奇迹般地搞定預算,歐元可能在1.16-1.18區間喘口氣;但如果議會繼續扯皮,穆迪10月底的評級下調幾乎板上釘釘,歐元恐跌向1.12。
丹麥銀行的外匯策略師克爾斯滕·昆德比-尼爾森(Kirsten Kundby-Nielsen)直言,法國這波危機不光是馬克龍的滑鐵盧,還可能讓歐元區背上「歐洲病夫」的惡名,外匯玩家得時刻盯着1.1650的支撐位,破了就得趕緊跑路。
危機外溢歐元區
法國這場政治亂局讓歐盟坐立不安。法國作為歐元區經濟支柱之一,其預算赤字高達GDP的5.8%,債務佔GDP的113%,早已踩爆歐盟3%赤字和60%債務的紅線。歐盟委員會正密切盯着巴黎,勒令其在年底前提交可行的財政整頓計劃。
Atlantic Council的經濟學家指出,這波危機不光砸了法國股市,還可能拖累斯托克600指數,歐元區金融市場短期內難逃陰霾。
法國與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差(即「利差」)目前為90個基點左右,這一數據反映了投資者對兩國政府債務風險的看法差異。普拉薩德表示,若這一利差進一步擴大,「對法國而言將極為危險」。
法國債券與德國國債利差擴大的同時,德國國債收益率卻穩得像塊鐵板,這讓歐元區內部的風險分化越發明顯。ING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警告,如果法國預算僵局持續,歐洲央行可能被迫重新評估貨幣政策,歐元兌美元的1.15支撐位岌岌可危。
更麻煩的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債券市場已開始波動,投資者擔心法國危機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波及南歐,歐元區整體穩定性正面臨考驗。
馬克龍會辭職嗎?
儘管勒科爾尼辭職出人意料,但分析師表示,此前其領導的少數派政府就已面臨政治對手提出的不信任動議風險。這些反對黨派依據各自(且相互對立)的意識形態財政立場,要求近期多屆政府在預算問題上作出讓步。
10月6日,法國左翼與右翼政黨均對勒科爾尼、馬克龍以及中右翼政府掌控下持續的政治動蕩提出尖銳批評。
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馬克龍主義已名存實亡」,並要求總統要麼「解散議會,要麼辭職,且必須儘快行動」。
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France Unbowed)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態度更為強硬,呼籲彈劾馬克龍。他表示:「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辭職后,我們呼籲立即審議由104名議員提交的彈劾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動議。」
毫無疑問,這場新的政治危機會給馬克龍帶來巨大壓力。自2024年年中議會選舉結果未果、未能產生絕對多數政黨以來,馬克龍已組建了三屆少數派政府,但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Cite-Gestion投資公司合伙人兼投資策略主管約翰·普拉薩德(John Plassard)表示,對法國金融市場而言,最糟糕的情況是馬克龍辭職。
他稱:「我認為馬克龍並不想辭職,辭職對市場來說可能是最糟糕的結果。實際上,法國社會黨甚至極右翼政黨都不願接手治理這個國家,他們更願意等待新的選舉。」
普拉薩德指出,法國正呈現「難以治理」的狀態,各方政黨均不願作出關鍵決策,也不願着手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
未來半年,法國政局就像在走鋼絲。馬克龍可能會拉攏中右翼共和黨,推出一位「過渡總理」來穩住2026年預算的爛攤子,但這無異於火中取栗——極右翼國民聯盟(RN)已經放話,新政府必須先過他們的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