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在上周五大跌后已收復大部分失地,儘管短期內金價料將進一步波動,但一家投資公司認為其長期上行趨勢仍將穩固。
LPL Financial的首席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短期內黃金看起來超買,容易受到新的拋售壓力的影響,這可能會將金價推回至每盎司2800美元附近的支撐位。不過,他補充稱,從長期來看,即使金價升至3000美元,這種貴金屬仍然相對便宜。
他在報告中稱:「相對而言,當我們退後一步,比較過去30年的金價與標準普爾500指數,金價對整體市場而言仍顯得便宜。比率圖(用於確定相對趨勢強度和方向)已開始形成潛在底部,並回到正在上升的12個月移動均線的上方。雖然我們不主張投資者從股市轉向黃金,但我們重申對貴金屬的積極看法,這是我們自去年春天以來一直持有的觀點。」
Turnquist表示,美元走軟也會支撐金價。雖然美元指數在107點附近,但仍低於上個月的多年高點。
他說:「上周美元的跌勢可能成為黃金和更廣泛的大宗商品綜合體的又一個推動力。」
與此同時,Turnquist指出,黃金繼續受益於特朗普總統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以及他威脅對其他進口商品徵收更多關稅所造成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他指出,這些貿易政策正在推高通脹,給股市帶來了不利影響。
Turnquist在報告中表示:「雖然新宣布的對鋁和鋼鐵進口徵收25%的關稅可能對通脹或國內增長的影響微乎其微(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公司的數據,去年這些金屬只佔美國進口商品總量的1.8%左右),但它們可能會對汽車、製造業、建築和施工空間等下游應用產生不利的連鎖反應。如果公司吸收了增加的成本,這些增加的成本可通過利潤率的降低體現出來,或者通過漲價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Turnquist表示,隨着各國央行增加了對黃金的敞口,以分散對美元的依賴,他也看好黃金。
他表示:「增持黃金、減持美元已成為全球央行日益增長的主題。2024年,81%的央行官員表示他們將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只有19%的央行官員表示他們將保持黃金儲備不變。此外,62%的人報告稱他們將在未來五年內降低美元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