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孚特,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3月24日)再次高調宣稱格陵蘭島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甚至暗示可能"接管"該島。與此同時,美國代表團計劃訪問格陵蘭的安排引發當地領導人強烈不滿,這場圍繞北極資源的政治博弈正演變成一場外交風波。
1. 特朗普的"格陵蘭情結":從商業收購到戰略野心
特朗普公開表示:"格陵蘭可能是我們的未來",並聲稱有"格陵蘭人"主動聯繫美方商討合作,但未提供具體細節。
這已非特朗普首次表露對格陵蘭的興趣。此前其長子小特朗普1月私人訪問該島后,特朗普便頻繁提及這個蘊藏稀土、油氣資源的戰略要地。
2. 美代表團訪問計劃引爆外交危機
由副總統萬斯夫人率領的美國代表團計劃參觀美軍基地並觀看狗拉雪橇比賽,遭即將卸任的格陵蘭總理埃格德直斥為"挑釁",明確拒絕會見。
埃格德強硬表態:"這種干涉違反民主原則",並批評國際盟友未明確支持格陵蘭自決權。
3. 多方勢力角力:北極棋局暗流涌動
丹麥強烈不滿: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批評美方行動"缺乏尊重",強調"現在時機不對"。
美方辯解:白宮稱訪問旨在"建立尊重格陵蘭自決權的夥伴關係",但難掩其戰略意圖。
資源爭奪白熱化:隨着北極冰層融化,格陵蘭的戰略價值飆升,成為美、中、俄等大國博弈的新焦點。
總結:
這場"格陵蘭風波"遠非簡單的訪問爭議,而是大國爭奪北極主導權的縮影。特朗普政府一邊高唱"合作"論調,一邊推進實質性的地緣布局;而格陵蘭與丹麥的強硬回應,則凸顯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警惕與抗爭。隨着北極資源開發加速,這場圍繞"世界最後邊疆"的明爭暗鬥,或將愈演愈烈。
當前格陵蘭爭端對美元的影響呈現"短期中性偏多,中長期偏空"的複雜格局。若事件停留在外交口水戰,美元可能維持震蕩;但若美國真的實施收購行動,可能引發以下連鎖反應:
美歐貿易摩擦升級 → 歐元走強壓制美元
北極資源爭奪白熱化 → 大宗商品美元結算體系受挑戰
全球避險資金可能先湧入美元後轉向黃金
建議密切關注:
丹麥央行外匯儲備調整動向。
歐盟是否出台保護格陵蘭主權的金融措施。
北極理事會成員國貨幣合作進展。
北京時間14:55,美元指數現報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