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路易斯聯儲主席穆薩萊姆周三(3月26日)重磅發聲,直言美國經濟持續擴張與潛在關稅衝擊構成雙重挑戰,當前絕非降息良機。他強調,唯有維持限制性政策才能確保通脹回歸2%目標,即使未來經濟小幅降溫,"美國增長勢頭仍將相當穩健",而新關稅可能成為通脹的"助燃劑"。
短期風險升級
穆薩萊姆警告,通脹率不僅可能長期徘徊在2%以上,關稅更可能引發"更頑固的價格壓力"。雖然進口稅初期影響或有限,但他犀利指出"假設關稅衝擊純屬暫時現象是危險的",其連鎖反應恐迫使美聯儲出手干預。
長期政策博弈
根據其團隊測算,現行關稅計劃可能推高通脹達1.2個百分點,其中過半源自"二次傳導效應"。若勞動力市場持續火爆疊加關稅推升通脹預期,"適度限制性政策將延長,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收緊"。
鷹派立場錨定
在為肯塔基州商界準備的講稿中,他斬釘截鐵表態:"只要經濟強韌、通脹超標,現行政策就是最佳選擇",唯有確信通脹受控才會考慮轉向。
總結:與通脹的拉鋸戰遠未結束
穆薩萊姆的發言猶如一盆冷水,澆滅了市場對短期寬鬆的幻想。其核心邏輯直指"經濟過熱+關稅後患"的組合拳——前者消解降息緊迫性,後者可能重塑通脹格局。這場政策博弈中,美聯儲的"耐心"顯然比市場期待的更為持久。
穆薩萊姆鷹派表態削弱降息預期,疊加關稅推升通脹可能延緩寬鬆周期,利差優勢或推動美元走強。但若關稅損害經濟前景,中長期可能反轉。
周三美元指數上漲0.33%,周四亞市一度觸及104.71,為近三周新高,不過,目前回落至104.41附近,因特朗普周三尾盤宣布從下周起對進口汽車和輕型卡車加征25%的關稅,擴大了他今年重掌白宮后發起的全球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