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削弱加息預期,令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前景蒙上陰影。3月27日,美國宣布自4月2日起對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這一舉措直接打擊日本汽車產業——該國對美出口的最大支柱。
汽車及零部件去年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逾三分之一,而美國是其最大出口市場。日本央行觀察人士普遍認為,這將大幅降低5月1日貨幣政策會議加息的可能性。
伊藤忠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武田敦(Atsushi Takeda)表示:「5月加息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日本央行需深入評估關稅對經濟的衝擊,而這一過程顯然無法在5月前完成。」
當前,日本消費通脹持續高於央行目標,原本為加息提供了窗口,但新關稅的到來迫使央行重新權衡經濟風險。

市場調查顯示,上月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將在6月或7月加息,約50%的人認為5月1日是最早時點。然而,關稅政策改變了這一預期,三井住友信託資產管理高級策略師稻留克俊(Katsutoshi Inadome)指出:「25%關稅對日本央行早期加息構成阻力,長期利率可能跌至1.5%以下。」
關稅對經濟與市場的多重影響迅速顯現。汽車產業不僅是日本出口的支柱,還涉及廣泛的上下游產業鏈。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汽車相關企業雇傭558萬人,佔全國勞動力8.3%。周四上午,豐田、本田和日產等汽車巨頭股價跌幅均超3%。
武田敦補充道:「關稅加劇了經濟的下行風險,但未必會徹底打斷緩慢復蘇的軌道。日本車企在美國的相對競爭力可能減輕部分衝擊。」 高盛分析師預計,關稅對日本GDP增長的拖累僅略超0.1個百分點,因額外稅負適用於所有國家,日本車企的競爭地位未受根本動搖。
儘管如此,市場對關稅實際落地的不確定性仍存疑慮。特朗普政府的最終執行力度及日本政府的應對措施,將是影響經濟後續走勢的關鍵變量。
日本政府的潛在反制與央行抉擇成為市場焦點。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周四表示,政府不排除對美國採取對等措施,同時「強烈要求」豁免日本汽車。
這一表態顯示出對關稅的強硬態度,但實際效果尚待觀察。日元匯率的波動也將是央行決策的重要參考,若關稅推高進口成本,通脹壓力可能迫使央行在復蘇與穩定間艱難平衡。

市場調查援引機構觀點:「若關稅全面實施,日元可能進一步承壓,央行或需推遲加息以觀察經濟數據,而非貿然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雖面臨下行風險,但得益於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與國內政策緩衝,衰退風險暫未顯著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