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孚特,當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時,全球汽車行業瞬間陷入震蕩。福特、通用、Stellantis等傳統巨頭股價應聲下跌3%-8%,而特斯拉卻逆勢上漲2%,成為美股汽車板塊中罕見的亮點。分析師指出,特斯拉之所以能在這場關稅風暴中「獨善其身」,核心在於其高度本土化的生產布局——其大部分車輛在美國本土製造,供應鏈受關稅衝擊遠小於依賴全球採購的競爭對手。
本土化生產築起「關稅護城河」
特斯拉的德州超級工廠和其他美國生產基地使其成為全球車企中的「異類」。數據顯示,特斯拉約85%的供應鏈位於北美,關鍵零部件(如電池、電機)主要來自本土或自貿協定國家,極大降低了關稅影響。相比之下,傳統車企的跨國供應鏈面臨巨大成本壓力,高盛預計新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市場汽車價格上漲5000至15000美元。
不過,特斯拉並非完全「免疫」。CEO馬斯克坦言,部分進口零部件(如中國製造的鋰電池)仍會受關稅影響,但整體衝擊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TD Cowen分析師甚至認為,特斯拉可能成為「相對受益者」,尤其是在中型SUV市場,近50%的競品車型將因關稅而漲價,反而縮小了特斯拉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價格差距。
馬斯克的「政治光環」與輿論風險
儘管特斯拉在商業層面佔據優勢,但其CEO馬斯克與特朗普政府的密切關係正引發新的爭議。作為總統顧問,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因大規模裁員招致批評,連帶導致特斯拉品牌在全球多地遭遇抗議,股價自去年高點已下跌40%。
此外,儘管特朗普宣稱關稅對特斯拉「影響中性」,但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全球汽車產業早已深度互聯,任何貿易壁壘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特斯拉若想長期保持優勢,仍需在供應鏈多元化和政治風險管控上尋求平衡。
行業洗牌加速,本土化或成未來趨勢
這場關稅風暴不僅考驗車企的短期抗壓能力,更可能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特斯拉的本土化戰略證明,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今天,供應鏈韌性比成本優化更具戰略價值。而對於傳統車企而言,如何在關稅高牆下調整全球布局,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關鍵課題。
汽車關稅可能加劇全球貿易摩擦,引發市場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推動投資者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美股(尤其是汽車股)下跌,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也支撐金價。周五(3月28日)亞市,現貨黃金延續漲勢,最高觸及3063.36美元/盎司,再度刷新了歷史記錄高點。
北京時間08:58,現貨黃金現報3062.25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