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劇烈震蕩的背景下,美聯儲副主席菲利普·傑斐遜周四(4月3日)釋放關鍵政策信號。在亞特蘭大聯儲會議上,這位掌舵美國貨幣政策的核心人物明確表態,面對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貿易政策風暴,美聯儲將保持戰略定力,維持當前4.25%-4.50%的利率區間不變,強調需要充分時間評估多重政策變量對經濟的複合影響。
政策定調的三大支柱
傑斐遜系統闡述了維持利率不變的決策邏輯:首先,現行政策已形成"適度限制"的有利位置,能有效平衡就業與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其次,最新關稅政策推高商品通脹,使2%通脹目標承壓;再者,財政、移民、監管等領域的政策劇變形成"不確定性漩渦",需要觀察其"累積效應"。這種審慎態度獲得市場普遍認同,被視作對特朗普政府激進政策的柔性制衡。
貿易戰衝擊的精準把脈
針對特朗普新關稅的質詢,傑斐遜展現出美聯儲的獨立判斷。他直言不諱指出,貿易不確定性已實質拖累家庭消費與企業投資決策,但拒絕對單一政策"反應過度"。這種既承認影響又不盲從的立場,凸顯美聯儲在政治壓力下的專業堅守。其特彆強調的"政策凈影響評估"框架,為後續利率調整設立了嚴謹的決策門檻。
前瞻指引的雙向彈性
傑斐遜延續鮑威爾的政策溝通藝術,為未來路徑預留靈活空間:一方面警告若通脹持續偏離目標,限制性政策將長期化;另一方面暗示就業市場惡化或通脹超預期回落可能觸發寬鬆。這種"雙條件觸發機制"既遏制市場投機,又為應對黑天鵝事件保留政策工具箱。
總結
在這場貨幣政策與政治經濟的複雜博弈中,傑斐遜的講話標志著美聯儲進入戰略觀察期。通過"不急轉彎+動態評估"的組合策略,美聯儲既避免了在政策亂流中迷失方向,又為應對各類情景預埋了政策接口。當華盛頓的貿易戰硝煙遇上美聯儲的冷靜克制,全球市場或將迎來一段高波動與深調整並存的敏感時期,而央行的政策定力將成為穩定器的最核心部件。
傑斐遜的謹慎立場短期內偏向支撐美元,但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通脹VS增長)將是關鍵變量。若通脹反彈快于經濟放緩,美元可能獲得支撐;反之,若增長受損更嚴重,市場可能提前押注降息,美元將承壓。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通脹數據、就業市場及全球貿易局勢的變化。
北京時間11:36,美元指數現報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