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元現貨指數下跌0.4%,延續上周2.4%的跌勢,目前已跌至去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年內累計跌幅接近6%。這一跌勢源於市場對亞洲大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所帶來的增長放緩擔憂。
「除非貿易摩擦迅速達成和解,否則美元難以持續反彈。」——Sparebank 1 Markets資深策略師Dane Cekov
特朗普「否認豁免」,美元回調空間進一步打開。雖然上周美國政府宣布暫緩對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徵收新關稅,但特朗普在周日社交媒體上表示:「沒有任何人會被『放過』。」
這一言論直接否定了市場對關稅政策緩和的樂觀預期,也導致周一亞洲交易時段美元再度承壓。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官員的發言也沒有給市場注入太多信心。「市場正在重新評估美國的『新常態』,而我們在美聯儲無法決定那個終點。」——美聯儲明尼阿波利斯分行行長卡什卡利
機構觀點普遍轉空,市場預期美元進一步貶值。最新調查顯示,近80%的受訪者預計美元將在未來一個月繼續下跌,為2022年開始調查以來看空比例最高的一次;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投機者進一步增持美元空頭頭寸;美元波動率指數接近兩年高位,顯示市場對匯率波動的擔憂情緒上升。
「我們預計美元仍將繼續走軟,尤其是兌日元與歐元。」——摩根大通策略團隊
市場避險需求高漲,對沖美元下行風險成為共識。由12種主要貨幣構成的美元三個月期風險逆轉指數跌至2020年以來最低;
對沖美元貶值風險的期權需求升至五年新高;高盛表示,關稅政策正在侵蝕消費者信心與企業利潤率,打破了支撐強勢美元的「美國經濟例外論」。
「若關稅損害美國企業利潤與消費者實際收入,這將動搖支撐美元的基本面支柱。」——高盛策略師Kamakshya Trivedi
瑞穗銀行預計,美元在貿易加權基礎上仍可能下跌5%,重現2017-18年及疫情期間走勢;
美元兌主要貨幣的技術圖形顯示弱勢格局仍未改變,尤其是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繼續加碼的前景下;
與此同時,避險貨幣如日元正受益於避險資金流入,美日利差的變化也加劇了美元疲軟走勢。

編輯觀點:
美元正在經歷結構性調整,其根源不僅僅在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升級,更在於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國政策路徑、經濟前景與全球角色的重新評估。
從當前數據與市場行為來看,美元或仍將面臨數月的弱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