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亞洲交易時段,美元兌日元匯率再度下探至142.30附近,逼近上周低點。這已是美元兌日元連續第五日承壓,反映出投資者在貿易政策反覆無常下重新湧向日元等傳統避險資產。
美方周末決定對部分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與計算機)暫時豁免關稅,緩解了部分市場壓力,但緊接着特朗普又威脅將對半導體與醫藥品加征新一輪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再次陷入波動。
「美國貿易政策缺乏連貫性,導致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愈發擔憂,這種情緒直接推升了日元的避險買需。」——東京外匯分析師 小澤卓也(Takeya Ozawa)
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月核心機械訂單月率增長4.3%,遠高於前值-3.5%,創下一年來最大增幅。分項數據顯示,製造業訂單增長3%,非製造業訂單更是暴增11.4%,顯示企業投資意願正在回暖。
這一數據強化了日本經濟復蘇的趨勢,並可能推動企業加薪,從而支撐消費與通脹上行。

據市場調查顯示,日本核心CPI已連續數月保持在2%以上,遠高於日本央行的目標水平。
這使得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再次加息,以控制結構性通脹。這種加息預期與美聯儲轉向寬鬆的政策前景形成鮮明對比,為日元提供強勁支撐。
美聯儲或將在6月重啟降息,美元失寵加劇日元上行空間
市場目前預期美聯儲將在6月開始新一輪降息周期,全年降息幅度可能高達100個基點。這使得美元長期收益率下行,資本流出壓力上升。
投資者正密切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三的講話,以獲取未來利率路徑的更多線索。同時,美國4月零售銷售數據也將在晚間公布,可能成為美元短線波動的觸發點。
特朗普在上周表示,美日雙方正就「公平但強硬」的貿易條款進行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日本將成為關稅談判的重點國家,這令市場對未來達成美日貿易協議抱有樂觀預期。
貿易緊張局勢若能緩解,或將進一步提振日本出口企業盈利能力,強化日元在經濟基本面層面的支撐。
從技術角度看,美元兌日元在143關口上方連續遭遇賣壓,暗示空頭力量仍佔主導。日線圖動能指標處於深度負值區域,說明匯價下行趨勢遠未結束。
下方支撐: 142.25–142.00 區間為多月低點區域,若跌破或觸發新一輪拋售,目標或看向141.50和140.80;
上方阻力: 若反彈至143.60仍受壓,則144.00將成為主要阻力區域。若突破該位,可能出現短期空頭回補,推動匯價向145.50及146.00進發。

編輯觀點:
日元目前具備「避險屬性增強 + 日本經濟復蘇 + 利差邏輯回歸」三重支撐。從全球貨幣政策的角度看,日本央行正朝着政策正常化邁進,而美聯儲則被迫重啟寬鬆周期,這種方向性的背離是推動USD/JPY下行的根本驅動因素。
短期內,若特朗普繼續在關稅問題上釋放強硬信號,且美聯儲傳達鴿派立場,則美元兌日元有望下探至14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