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美元在早盤交易中僅小幅回升,未能大幅收復前一交易日的重挫跌幅。
「談判主動權在亞洲國家手中,美國方面不會單方面讓步,」Bessent周一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這是近日關於貿易談判進展的又一混亂信號。
美元兌日元上漲0.11%至142.19日元,但此前已下跌了1.2%;美元兌瑞士法郎上漲0.18%至0.8217,周一則下跌了0.8%。

市場情緒略有改善的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計劃于周二採取措施以減緩汽車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外匯策略師Carol Kong表示:「鑒於各種矛盾信號,我認為短期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非常低。」
同時,她補充指出:「美國整體關稅政策極為混亂,市場對此非常反感,不過確實出現了一些跡象,表明最糟糕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
儘管目前貿易談判缺乏實質性進展,但雙方在最近幾天似乎都在軟化各自的立場,美國方面表示願意部分削減關稅,而亞洲國家則豁免了部分美國產品的125%關稅。
在主要貨幣對方面,歐元下跌0.15%,報1.1404美元,但本月仍有望錄得近15年來最大月度漲幅,投資者紛紛避開美國資產,轉向歐洲資產。
本周市場還在關注密集的美國經濟數據發佈,這些數據將成為評估特朗普貿易政策實際衝擊的早期信號。尤其是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初值數據以及聯邦儲備偏愛的核心PCE通脹數據,備受市場關注。
Carol Kong還指出:「我認為美國經濟數據會從這裏開始進一步惡化。」
「一旦疲軟的數據公布出來,將進一步打壓美元,因為目前投資者已不再把美元當成可靠的避險貨幣,它反而開始呈現風險資產的交易特徵。」
從日線走勢來看,美元指數(DXY)在接連下挫后,目前處於99附近震蕩整理,整體仍呈弱勢格局。短期5日與10日均線繼續下行,且死叉壓制明顯,反彈受限於99.40區域;20日均線由上行轉為走平,表明中期趨勢也在逐步轉弱。
技術指標方面,RSI(14)目前位於38附近,接近超賣區域,短期雖有技術性反彈需求,但力度有限;MACD指標綠柱持續放大,快慢線延續下行態勢,反映空頭動能依然佔優。
下方關鍵支撐位關注98.60一線,一旦失守將打開進一步下探空間至98關口;上方初步阻力位則在99.40-99.60區域。整體來看,美元指數日線結構偏空,短線反彈高度有限,趨勢仍傾向震蕩下行。

編輯觀點:
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反覆及美國經濟數據疲軟預期雙重壓力下,美元的傳統避險地位受到挑戰。日線技術面進一步印證了基本面偏空的趨勢,美元指數或將在短期內繼續測試關鍵支撐區域。
需警惕若美國數據持續疲軟,美元可能進入更大級別的下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