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5月22日)美盤時段,美元指數略高於99.949這一關鍵短期樞軸點,較兩周低點99.333略有回升。儘管價格走勢看似趨穩,但交易員仍持謹慎態度。收益率上升帶來的美元支撐,如今正與日益明顯的資本外流和債券市場壓力相抗衡,使得這一水平成為未來數日走勢的關鍵。
關稅驅動通脹升溫,美聯儲降息預期受衝擊,代價幾何?
標普全球(S&PGlobal)公布的5月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初值顯示,兩項產出均有所改善,其中製造業PMI升至52.3,創三個月新高。但這一反彈主要由庫存驅動,源於企業預期關稅可能引發供應鏈中斷而提前備貨。製造業投入庫存出現創紀錄激增,而供應商交貨時間則惡化至2022年底以來的最差水平。
價格數據反映的情況更為嚴峻:製造業產出價格漲幅達2022年9月以來最高,服務業價格漲幅則創下2023年4月以來新高。這些與關稅直接相關的通脹數據,可能至少在短期內強化美聯儲「維持高利率更久」的政策立場,進而對美債收益率及美元形成一定支撐。
赤字前景惡化導致外國對美資產需求下滑
然而,收益率帶來的支撐存在局限性。20年期國債拍賣遇冷,加上特朗普政府稅收法案預計將新增3.8萬億美元債務,令市場情緒承壓。外國投資者已開始縮減對美資產的敞口。本周早些時候美元兌日元跌至142.80,即反映出這一矛盾:收益率上升似乎不足以抵消市場對財政赤字和政治風險的擔憂。
債券市場風險削弱美元支撐基礎

(美元指數日圖 來源:易匯通)
儘管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回落前一度試探2023年高點5.17%,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便收益率高企,仍未能吸引強勁的外國需求。這一脫節至關重要:它表明,在結構性拋售壓力面前,「收益率上升提振美元」的傳統關聯正在瓦解。受拍賣疲軟和信用評級下調風險推動,「拋售美國資產」的主題繼續在外匯市場蔓延。
展望:美元需明確突破99.949,否則面臨更深層次拋售風險
美元指數目前略高於99.949這一關鍵短期樞軸點,短期動能仍不明朗。若能明確突破這一水平,可能吸引短期買盤入場,但持續的外國拋售和國債需求疲軟可能限制上行空間。若樞軸點失守,預計拋售者將試探99.172附近的支撐位,尤其是在債券市場未能企穩的情況下。美元未來走勢不僅取決於收益率水平,還取決於是否有投資者願意買入美債。
北京時間01:07,美元指數報100/0072,漲幅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