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關稅政策持續引發全球關注,其帶來的財政收入增長令人矚目。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25年6月美國關稅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72億美元,財政年度內海關收入更是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政策調整的背景下,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美國關稅政策的強力執行,也為聯邦預算提供了重要支撐。
6月關稅收入創紀錄,預算實現小幅盈餘
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2025年6月美國聯邦預算實現了270億美元的盈餘,這一結果得益於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持續加碼的關稅政策。6月份,美國海關關稅收入達到272億美元,創下單月歷史最高紀錄。這一數字在未扣除退款時為272億美元,扣除退款后凈收入為266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四倍。財政部指出,關稅收入的激增是6月預算盈餘的關鍵因素之一,儘管部分稅收和福利支出的日曆調整因素也對預算結果產生了一定影響。如果剔除這些日曆偏移因素,6月本應出現7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這一數據表明,關稅收入在短期內顯著改善了聯邦財政狀況,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財政空間。
財政年度關稅收入突破千億,增長勢頭強勁
在2025財政年度(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的前九個月,美國海關收入表現尤為亮眼,毛收入達到1133億美元,凈收入為1080億美元,首次突破年度1000億美元大關。這一成就標志著關稅收入成為美國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過去三個月中,關稅收入持續攀升,推動6月總體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即增加600億美元,達到5260億美元,創下6月歷史最高紀錄。與此同時,聯邦支出同比下降7%,減少380億美元,總額為4990億美元。這種收入增長與支出下降的組合,為6月預算盈餘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財政部長樂觀預測,2025年關稅收入或達3000億
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本周早些時候的一次內閣會議上表示,美國2025年日曆年內的關稅收入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這一預測基於今年以來關稅收入的強勁表現,以及特朗普政府持續推行的貿易保護政策。貝森特指出,截至目前,美國已徵收約10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若要實現3000億美元的目標,未來幾個月關稅徵收額需大幅增長,這可能意味着關稅範圍的進一步擴大或稅率的顯著提高。此外,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未來10年內關稅收入總額將達到約2.8萬億美元,而貝森特認為這一數字可能偏低,顯示出政府對關稅政策前景的樂觀態度。
財政赤字壓力猶存,支出增長加劇挑戰
儘管關稅收入表現亮眼,美國整體財政狀況仍面臨一定壓力。2025財政年度前九個月,聯邦收入增長了7%,增加2540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4.008萬億美元。然而,同期支出增長了6%,增加3180億美元,總額達到5.346萬億美元。醫療保健計劃、社會保障、國防開支以及公債利息的增加,導致年初至今的整體赤字擴大了5%,即640億美元,達到1.337萬億美元。這一數據表明,儘管關稅收入為財政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不斷增長的支出需求仍是政府面臨的重要挑戰。
關稅政策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關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反映了美國當前貿易政策的強硬態度。特朗普政府通過加征關稅,不僅改變了全球貿易格局,也為國內財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這一政策的長期影響仍需觀察。一方面,高關稅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增加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關稅收入的增加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財政資源,可能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減稅或其他優先事項。未來,若關稅收入如財政部長預測般達到3000億美元,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財政支柱的地位,但也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總結:關稅收入創歷史新高,財政前景引人關注
2025年6月,美國關稅收入創下272億美元的單月紀錄,財政年度內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展現了關稅政策在財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財政部長貝森特樂觀預測,2025年關稅收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顯示出政府對這一政策的信心。然而,財政赤字的擴大和支出的持續增長提醒我們,關稅收入的增長並不能完全解決財政挑戰。未來,美國如何平衡貿易政策與財政需求,如何在全球貿易環境中應對潛在的挑戰,將是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這一創紀錄的關稅收入數據,不僅為美國經濟政策提供了新的註腳,也為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增添了新的變量。
短期內美元可能受到提振
關稅收入的激增為美國聯邦預算提供了額外的財政支持,6月實現270億美元盈餘,短期內緩解了財政赤字壓力。財政狀況的改善可能增強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吸引資本流入,從而對美元匯率形成支撐。此外,關稅政策通常被視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導致進口減少,貿易逆差縮小,這在短期內可能進一步推高美元價值。
長期影響取決於貿易政策效應
儘管關稅收入增加對美元有正面作用,但長期影響存在不確定性。高關稅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上升。如果美聯儲因此收緊貨幣政策(如加息),美元可能進一步走強。然而,關稅政策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如報復性關稅,導致美國出口受阻,進而削弱經濟增長預期,可能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