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14日)歐市盤前,日元兌美元觸及三周新高,並有望延續三日連漲勢頭——這主要受市場對日本央行鷹派政策預期升溫的推動。事實上,日本央行已在7月上調通脹預期,併為年底前加息敞開大門。這與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於9月啟動新一輪降息周期形成鮮明對比,也成為低收益日元相對走強的關鍵驅動因素。
與此同時,上述支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普遍存在的風險偏好環境,並未削弱市場對避險日元的強勁看漲情緒。不過,鑒於對消費主導型復蘇的擔憂、國內政治不確定性以及美國加征關稅等因素,市場預期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的時間可能推遲,這或將抑制日元多頭擴大收益的押注。此外,在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報告公布前,美元的小幅反彈可能為美元兌日元提供支撐。
儘管避險需求減弱,但在日本央行加息押注中,日元表現優異
日本央行7月釋放鷹派信號,表明若經濟增長與通脹符合預期將繼續加息,推動日元周四連續第三日走強。
與此同時,由於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9月貨幣政策會議上降息,美元持續徘徊于兩周多低點附近。
這一預期得到近期美國多項疲軟宏觀經濟數據的印證,其中備受關注的7月非農就業報告更顯示出勞動力市場狀況惡化的跡象。
此外,周二公布的美國消費者通脹數據基本符合預期,進一步佐證了近期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壓力總體上是暫時性的觀點,並使市場對美聯儲降息幅度的預期較此前更為激進。
上周數據顯示,日本6月實際工資連續第六個月下滑。此外,日本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增速放緩,加劇了市場對消費主導型復蘇的擔憂。
國內政治不確定性疊加美國加征關稅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均暗示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的進程或將推遲。然而,這並未能有效動搖日元空頭的信心。
全球風險情緒持續受到三大因素支撐:美聯儲進一步降息預期、中美關稅休戰延長三個月,以及美俄領導人峰會可能結束俄烏衝突的樂觀預期。
風險偏好升溫推動日經225指數周三史上首次突破43000點關口。此外,標普500基準指數與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刷新歷史高點。
交易員正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PPI——該數據與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重量級官員的講話,將共同主導美元需求走勢,並可能為周四晚些時候的美元兌日元提供交易動能。
市場焦點隨後將轉向周五公布的日本第二季度GDP初值,以及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不過從基本面來看,當前環境似乎更有利於日元多頭。
美元兌日元或將進一步下探146.00關口下方區域
從技術面來看,美元兌日元日內有效跌破4小時圖200周期均線,可能觸發新一輪拋售。不過,該時段相對強弱指數(RSI)已逼近超賣區域,建議等待日內整理或技術性反彈后再布局空頭。需注意的是,任何反彈嘗試都可能遭遇新賣壓,上行空間料將受限於147.00支撐轉阻力位。該水平現已成為關鍵樞軸點,若明確突破,或引發空頭回補行情,推動匯價測試147.45-147.50區域。
北京時間17:00,美元兌日元交投於146.512/13。